聰明的營銷人員知道明確定義理想客戶是高轉換率的關鍵。
創建人物誌(persona)的目的是清楚地了解你所營銷的目標。在你明確這一點之前,你無法確定你的產品和營銷信息是否會成功。
一開始在描繪受眾時,你可以簡單的想像成一個具體的人,他具備特定的群體特徵。描繪受眾是行銷的第一步,不管是之後要打廣告或是寫文案,你都要先確定你到底要把產品賣給誰。
可以貼張照片,想像這個人是真實存在的,問問他到底想了解什麼?
這樣,當你去寫任何特定的博客文章,電子郵件或銷售頁面(甚至創建新產品)時,你才能確切地知道你正在與哪個買方角色進行對話。
為什麼要創建人物誌persona呢?
因為你的財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與其無差別投放給一般大眾,不如集中火力找出會買你產品服務的人,把資訊好處傳達給他。
這可以讓你的阻力降低,且收入倍增。
你可以想像成一個場景,你是家賣素食的便當店。在全班30人的教室中,有5人吃素,你的預算資金在這裡就假設為可以遊說的時間。
你可以一對一跟同學們介紹你店內的菜色。假設你總共可以有15分鐘的總時間可以運用。
這時你有兩種選擇:
A:分攤到每個人,一人有30秒遊說
B:專門遊說吃素的同學,那5人中每個人的說服時間就增加到3分鐘。
在預算的運用上,A的案例中只有30秒時間,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吃素食,所以在30秒鐘內你反而要花更大功夫先解釋,吃素食有哪些比吃葷食的好處,問題阻力也比較多。
而在B的案例上,你有更完整的時間可以介紹你的特色菜,也許問題就只有哪些菜是挑嘴不想吃的而已。所以在B的案例下,找對受眾,你就可以用較小的力氣,取得較高的成功率。
如何創建一個具體的人物誌persona

人物誌幾乎會影響你的營銷和銷售流程的各個⽅⾯
包括:
- 內容營銷:你應該創建哪些⽂章,視頻,播客, Lead Magnets 等來吸引和轉換你的受眾?
- 付費流量:你應該從哪些廣告平台購買流量,以及你應該使⽤哪 些定位選項? 產品創建:你的受眾搜索的解決⽅案是什麼?
- ⽂案:你應該如何描述電⼦郵件營銷,廣告和銷售信函中的優惠?
- 電⼦郵件營銷:哪個受眾應該接收特定的電⼦郵件營銷活動?
當你清楚了解受眾頭像時,營銷和銷售過程中“觸及”客戶的任何部分都會得到改善。
畢竟,這是⼀個購買你產品和服務的⼈。了解該受眾的特徵是所有 營銷和銷售流程的第⼀步。
人物誌工作表由5個板塊組成:

分別是目標價值觀,信息來源,人口統計,挑戰與痛點,反對意見和腳色。
你需要調查或與現有客戶進⾏對話,以準確地紀錄你的受眾頭像。 但如果沒有既有客戶,那可以先做出假設直接開始,不需要等待調查或訪談再來創建你的頭像初稿。
創建買方角色3步驟:
- 客戶調查
- 研究個人資訊
- 製作受眾頭像
第1步:客戶/潛在客戶調查
你可以做的是與你的客戶實際通話,並與他們進行一對一的聊天。
如果你沒有任何現有客戶,請與你的電子郵件訂閱者,社交媒體關注者或擁有的任何其他潛在客戶交談。詢問他們是否可以進行短暫的10-15分鐘通話。
但是,如果你沒有任何潛在客戶,請查看你的競爭對手的客戶。
第2步:研究個人資訊
雖然打電話是研究理想客戶的最佳方式,但還有另一種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在線研究。
選擇一個特定的個人,並在他們所有的社交媒體資料,和其他網站上追踪它們。
保留一份文檔,包含該人員所有相關信息的鏈接。這樣,你可以在創建客戶頭像時連接這些鏈接。
第3步:人物誌工具練習
現在你已經收集了信息 – 已準備好開始人物誌練習。
在這個練習中,您實際上會寫下你對理想客戶所了解的所有內容:【人口統計,目標,挫折,動機,首選管道和品牌】。
創建一個具體的角色,公司中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來更好地了解你的目標客戶。

人物誌persona5大板塊示範
客戶頭像⽰例:胖⼩美 假設要銷售⼀種新型的:跑步健⾝APP產品。
在本指南中,我將分享如何創建具體的買方角色(包含模板和示例)。
1.目標與價值觀:

記下與你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相關的⽬標和價值觀。
你將使⽤此信息來規劃:產品創造/⽂案/內容營銷/電⼦郵件營銷
在目標與價值觀裡面,妳可以看到小美,他的目標是減少體重,養成運動習慣,變得健康。價值觀是太胖會被人嘲笑,以及養成健康觀念很重要。
例如,我們知道⼩美有興趣“養成運動習慣”。 因此,我們可以起草⼀封電⼦郵件給這個頭像,宣傳我們的內容營銷主題: 需要養成運動習慣? 這應該會引起⼩美的注意。

2.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對於確定客戶頭像的“位置”⾄關重要。 你將通過列出他們獲取信息來源的位置,來確定廣告的最佳位置以及你⽤於訪問頭像的定位。
在小美的出沒地這邊,書籍的話,他會看【日日減糖瘦身料理】,PPT論壇他會逛【FITNESS看板】,部落格會看【IFIT愛瘦身】,臉書團他會看【健身計畫】/【IFIT愛瘦身】,在Youtube上他會看【我是一休】/【健身營養的Peeta】。
以這個例子來講的話就是,找到利基書籍,雜誌,博客,論壇,Youtuber等等,你的理想客戶會被吸引到的地⽅。 從Facebook這樣的廣告平台購買流量時,你通常可以通過關注這些利基市場的興趣 精準定位你的受眾 – 同時排除不太理想的潛在客戶。

3.人口統計信息:

⼈⼝統計信息將為你的人物誌帶來活⽣⽣的感覺。 讓你的表達更能貼切⼝語化。
在Facebook等廣告平台中選擇定位選項時,⼈⼝統計數據是“客戶頭像”中另⼀個有⽤的部分。 ⽽且,在編寫內容,電⼦郵件或銷售⽂案時,填寫年齡,性別和位置等⼈⼝統計信息,會提醒 你在⽂章的另⼀端有真實的⼈。你的⽤詞就會⽐較通俗和⼝語化。
所以根據這個例子,胖小美的資訊就是,他姓名是胖小美,年齡是25,性別是女,然後是未婚,沒有小孩,居住在台北市,然後座右銘是瘦下來才能狂吃,職業是行政助理,職稱是助理,年薪是36萬,然後大學畢業的教育程度。

4.挑戰與痛點:

挑戰和痛點將推動新產品/服務開發 以及⽤於催促理想客戶購買的⽂案和廣告創意。
當向⼩美銷售APP時,你會很好地為她的挑戰和痛點建⽴解決⽅案,並寫在營銷信息中。
例如: 您是否因為擔⼼⾃⼰忍受不住健⾝的痛苦⽽⼀再放棄呢?通過APP的健⾝課程來幫助你養成健 ⾝的習慣。 這樣的⽂案將獲得⼩美的認可,因為它解決她的⼀個痛點。

5.反對意見和腳色:

為什麼你的人物誌會選擇不購買你的產品或服務? 這些被稱為“異議”,必須在你的營銷中解決。
胖小美的反對意見有:這價格合理嗎?我需要多久我才能瘦下來?
腳色部分,胖小美有自己的交易決定權 。
根據這個例子,如果你知道⼩美關注她根據APP計畫瘦下來,需要的時間,你可能會發送⼀封電⼦郵件,其主題是…… 跑步健⾝計畫(30日內)
你還必須確定你的頭像在購買過程中的角色。他是主要決策者嗎?他是決策影響者嗎? 了解理想客戶的決策過程對於營銷和銷售活動的成功至關重要。

優化人物誌的技巧
創建人物誌時,有3個小技巧可以優化:用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知識,來縮小範圍,一次只專注一個頭像,讓你的受眾具體化。
1.用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知識,來縮小範圍

比如說你想要找湖人隊的球迷來當作你的受眾,那你就不能以Kobe和Lbj來當作例子,因為他們影響的層面太廣了,連很多不打籃球的人,或是不是湖人隊的球迷都認識他。
所以這時候你就可以舉Kuzma來當作例子,就是他是湖人隊其中一個球員,可是名氣沒有他們那麼大。

或像是以台灣來講的話,你想要找出有打球的人群的話,你就不能以林書豪當作例子,因為林書豪在台灣的名氣也很大,就是很多不會打球的人,大家都會知道他的名字。所以你可能就需要取一些,像是林志傑之類,就是台灣的本土球員
2.一次只專注一個人物誌

妳可以有很多種的顧客,所以你可以創造出很多個人物誌,但是你一次只專注於一個人物誌。
3.讓你的受眾具體化

給他⼀個名字。創建他的照⽚,因為當你給他1個名字和照片的時候,你看著圖像就容易產生視覺化的想像。
所以從現在開始的話,你就對著這張圖片說話,你可以問問他說,他想要你以什麼管道,⽤什麼⽅式,來傳達他最容易理解的資訊呢 ?
雖然這樣有點怪,不過現在就開始,對著這張圖片說話吧 ! 問問他到底想要知道什麼?
人物誌的用法
現在很多人的問題是,雖然他也有編寫了【人物誌persona】,但怎麼感覺有做跟沒做一樣,完全沒有達到人物誌的成效呢?
就是有點雞肋的感覺,寫完就放在那邊卻不會用。
因為【人物誌persona】就只是個原料而已,你還需要對他進行再加工,才能變得有實用性。
我這邊給出3個加工的方法:
1. 你的產品只是幫助用戶用來完成他的任務
在【李叫獸】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不能只用用戶群來定義你的市場】。
因為一樣的用戶,根據情境,可能完全滿足不一樣的需求,也根本不是同一個市場。
比如,很多年前,麥當勞發現奶昔的銷量比其他產品要高很多,想分析一下原因,繼續提升奶昔的產品地位。
於是他們先做了一些市場調研,讓經常買奶昔的消費者回答這些問題:
1. 再多加點巧克力,你還會購買嗎?
2. 價格再便宜點,你會買得更多嗎?
也就是說,他們一開始是聚焦在產品層面上的,想要做出更好吃的奶昔。
可是奇怪的是,奶昔越做越好了,但是銷量卻沒有提高。
怎麼回事?
想破頭的麥當勞就邀請了哈佛商學院Christensen團隊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
Christensen團隊每天坐在麥當勞里長達18個小時,觀察都有哪些人在什麼時候買奶昔。
結果,他們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事情:
麥當勞40%的奶昔都是早上賣出去的,而且買這些奶昔的顧客一般都是一個人,也不會搭配奶昔買其他別的東西,並且基本都是拿回車上喝。
但是這有點奇怪,因為早上喝奶昔,並不符合大家對奶昔這食物的印象。
有漢堡,薯條,甜甜圈等等一堆可以當作早餐的選項,為什麼偏偏要選擇奶昔呢?
於是他們就開始採訪這些買奶昔的顧客,問他們為什麼要買奶昔。最終他們發現,這些顧客買奶昔的理由是這樣的:
首先,他們在上班的路上都要渡過一長段無聊的車程,所以他們需要買個好吃的在路上打發時間。
再來,由於是要去上班,穿著工作服不能弄髒,所以就不能選擇甜甜圈這種黏答答可能會沾到衣服上的食物。
最後,就是大部分人因為要開車,最多只能空出一隻手來。
而根據這些篩選條件中,最完美的選項就是奶昔了。
最終他們把奶昔定義的市場是:【幫助早上開車的人,單手解決早餐】。
於是他們制定了幾項優化方向:
第一,把奶昔弄得更濃稠一些,這樣顧客可以喝更長的時間,也不容易傾灑出來。
第二,給奶昔裡加入一些果粒,這樣會增加顧客在喝奶昔時候的樂趣。
結果這些措施推出之後,麥當勞的奶昔銷量果然大大提高了。
所以,人們購買奶昔這件事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是因為好吃嗎?
不是,在這個任務中,其實好喝並不重要
本質是透過吃奶昔這個小事,讓枯燥的開車過程,增加點樂趣。
所以你就會知道說,光是知道受眾是誰是沒用的,你還要洞察出他們是基於什麼樣的理由來使用你的產品。
因為,用戶購買的並不是某種產品或者服務,其實他們做的是,「僱傭」你的產品或者服務,來完成他們所面臨的某種任務。
一樣的用戶,如果是根據不同的情境需求來購買你的產品,那就根本不是同一個市場。
2.放大到特寫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那些攝影會得獎的作品。
那些照片通常都是具備戲劇性,或是有某種【畫面張力】能夠吸引住你的眼球。
以下面這兩張圖來看,左邊這張牛就是一個很普通的畫面,用廣角拍攝,並沒有什麼特點。
但是右邊這張圖是幾乎是貼著牛鼻子拍,一下畫面張力就出來了。

在攝影圈裡有流傳一句話:【如果你拍得不夠好,其實是你離的不夠近】。
而這觀念其實也適用於寫文案。
在寫作上,你也是需要把鏡頭從遠處拉近,用【特寫鏡頭】。
在大陸文案女王【林桂枝】的一篇案例中:
假設一條打車APP的故事性影片的宣傳目標是針對白領女性,推廣該APP的安全性,標題是【女白領安全回家】。
這個標題非常明確,但我們不妨將目標再拉近。
誰最需要安全護送?
是上班的女白領,還是下班的女白領,還是晚上加班的女白領?
女性怕黑,晚上加班後打車,令不少女性感到膽顫心驚,再加上一些女性受侵犯的案子一般都發生在晚上,所以【加班女白領】比【女白領】更聚焦。
而如果把鏡頭再拉近,把【加班的女白領】變成【加班的白領小女生】。
原標題: 女白領安全回家
新標題: 放心吧! 加班小女生100%安全到家了
將女白領改為加班的小女生,是心理層面的推進。
加班小女生更弱小,路途中更需要安全保障,所以女白領是遠景鏡頭,加班小女生是近景拍攝。
用近景拍攝所描寫的文案,會更具備戲劇性和畫面張力。
3.把圖像假想成人,丟到情景中
金庸之前有分享過他是怎麼寫出這些武俠小說的。
他說他都是先把人物的性格外貌等條件都刻劃好,然後再把它們給丟進場景中。
不過很神奇的是,腦海中的人物就會按照自己的意識行動,自己推進劇情,而他只是負責把腦中的畫面給紀錄下來而已。
所以說當你完成【人物誌】後,你可以假想他是個真實存在的人,可以想像成是你的朋友,想像一下他一天是怎麼度過的,那個畫面是什麼,再把它紀錄下來。
更深入的買家角色問題
雖然上述人物誌是很好的起點,但有時你會比任何通用模板所涵蓋的問題更深入。
根據你所在行業和產品,某些“利基”買方人物問題對你的業務來說非常重要。
比如:
人口統計學
- 你叫什麼名字?
- 你幾歲?
- 你的性別是什麼?
- 你住在哪裡?
- 你的種族/民族遺產是什麼?
- 你的年收入是多少?
- 什麼是你的最高學歷?
- 你的職業是什麼?
個人故事
- 你的出生地是什麼?
- 你在哪兒長大的?
- 是鄉村,郊區還是城市?
- 你長大了什麼樣的房子?
- 誰養了你?
- 你的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為生活做了什麼?
- 你父母還在結婚嗎?
- 你的父母是否有寬容或專制的養育方式?
- 你有兄弟姐妹嗎?
- 你的出生順序是什麼?
- 你最喜歡的童年回憶是什麼?
- 你最喜歡的童年活動是什麼?
- 你在學校最喜歡的科目是什麼?
- 你最不喜歡的主題是什麼?
- 你在學校取得了什麼成績?
- 你喜歡學習新東西嗎?
- 你有很多朋友,幾個親密的朋友,還是沒有朋友?
- 你在學校遇到麻煩了嗎?
- 你上大學了嗎?
- 如果是這樣,你主修的是什麼?
- 你上過什麼大學?
- 你喜歡大學生活嗎?
- 如果你沒上大學,你在高中畢業後做了什麼?
- 什麼阻止你上大學?
- 你的第一份工作是什麼?
個人生活
- 你的婚姻狀況如何?
- 您對目前的婚姻狀況感到滿意嗎?
- 你有孩子嗎?
- 如果是這樣,他們有多少歲?
- 他們是男孩還是女孩?
- 你的孩子和你住在一起嗎?
- 如果你沒有孩子,你想在未來生孩子嗎?
- 你將來可能生孩子嗎?
- 你有什麼寵物?
- 如果是的話,他們有多少?
- 您目前住在哪種類型的住房?
- 誰和你住在一起?
- 你對目前的情況感到滿意,還是希望它與眾不同?
- 你和你的大家庭有多近?
- 你現在有很多朋友,幾個朋友,還是沒有朋友?
- 你經常看到你的朋友嗎?
- 誰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 你信教嗎?
- 你的政治方向是什麼?
- 你是否積極參與政治?
- 你是否努力保持健康和健康?
- 你做什麼運動?
- 如果你不運動,為什麼不呢?
- 你玩什麼運動?
- 你關心你的個人形象嗎?
- 你目前追求的是什麼愛好?
- 你喜歡在空閒時間做什麼?
- 您參加了哪些社交團體/活動?
- 你有環保意識嗎?
- 您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是什麼?
- 你最喜歡的電影是什麼?
- 你聽什麼類型的音樂?
- 你喜歡讀書嗎?
- 你是早上的人還是夜貓子?
- 你早上做什麼第一件事?
- 你在家做飯還是外出就餐?
- 你是一個整潔的怪物,還是你對混亂好嗎?
- 你在工作和家里花了多少時間?
- 你如何度過你的周末?
- 你在哪裡購物?
- 你覺得有趣的是什麼?
- 你喝酒嗎?
- 你抽煙嗎?
- 你是否嘗試過娛樂性物質?
- 你希望你的每週例行有什麼不同?
- 你精通技術嗎?
- 您讀過哪些新聞來源?
- 你喜歡旅遊嗎?
- 你經常去度假嗎?
- 如果是這樣,你去哪兒了?
- 你有沒有背包旅行?
- 你目前的識字水平是多少?
- 你更喜歡浴缸還是淋浴?
事業
- 你的行業是什麼?
- 你的職稱是什麼?
- 你有什麼責任?
- 你向誰匯報?
- 貴公司的規模是多少?
- 你的工作需要什麼技能?
- 您負責哪些指標/您的工作如何衡量?
- 典型的工作日是什麼樣的?
- 你在工作中使用了哪些知識和工具?
- 你在工作中遇到了什麼挑戰?
- 您如何為工作學習新信息?
- 您更喜歡與供應商互動?
- 你是怎麼到達現在的位置的?
- 你的薪水是多少?
- 你覺得你得到公平的補償嗎?
- 你喜歡你的老闆嗎?
- 你喜歡你的同事嗎?
- 你喜歡你分配的工作嗎?
- 如果可以,你會對你的工作有什麼改變?
- 你的職業道路是什麼樣的?
- 你在考慮改變職業嗎?
- 你理想的工作是什麼?
- 你有計劃追求夢想的工作嗎?
- 您參加哪些與工作相關的協會?
- 你什麼時候打算退休?
個性
- 你會如何形容你的個性?
- 你是一個內向的還是外向的?
- 你樂觀還是悲觀?
- 你是更右腦還是左腦?
- 你安靜還是喧鬧?
- 你是否實用或傾向於飛行?
- 您更喜歡遵守規則還是挑戰邊界?
- 你喜歡冒險還是安全?
- 您是創新者,還是傾向於順應潮流的人?
- 您的思維模式是靈活還是僵化?
- 你是自發的,還是喜歡預先確定的計劃?
- 您是否受到自己的成就或其他人對您努力的看法的激勵?
- 受別人的判斷影響你的情緒如何?
- 你認為你的生活是成功的是什麼?
- 什麼會讓你認為你的生活是失敗的?
網絡/購買行為
- 您使用哪些社交媒體網站?
- 您如何使用互聯網搜索產品或供應商?
- 你能描述最近的購買嗎?
- 您更喜歡如何進行在線支付?
- 您是否關注在線隱私?
- 你在使用技術方面有多熟練?
- 您是傾向於採用新技術還是更願意堅持使用您熟悉的系統?
- 你是一個流利的互聯網用戶嗎?
- 你用的是什麼操作系統?
- 你用什麼互聯網瀏覽器?
- 您使用哪些移動設備?
- 您首選的搜索引擎是什麼?
- 您最喜歡的溝通方式是什麼?
- 你經常在哪些網站購物?
- 你用手機購買了嗎?
- 您在哪裡了解產品或服務?
- 得到一筆好交易對你有多重要?
- 你做什麼放縱或奢侈的購買?
財政
- 你的淨資產是多少?
- 你有債嗎?
- 如果是這樣,什麼類型?
- 您是否仔細地做出購買決定,或者您是否放鬆了錢?
- 您對目前的消費習慣有何看法?
- 哪些因素促使您進行購買?
- 您是家庭中的主要麵包贏家嗎?
- 您是財務/購買決策者嗎?
目標,挑戰和痛點
- 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 你的職業目標是什麼?
- 您希望從使用我們的產品中獲得什麼?
- 你最驕傲的成就是什麼?
- 您的清單上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麼?
- 你一天中最令人沮喪的部分是什麼?
- 您覺得哪些常規活動有壓力?
- 是什麼讓你緊張?
- 你在擔心什麼?
- 是什麼讓你感到害怕?
- 有人讓你生氣的最快方法是什麼?
- 你工作中最不喜歡的部分是什麼?
- 你能想像的最糟糕的工作是什麼?
- 您曾經擁有的最差的客戶服務體驗是什麼?
- 您最後悔購買了什麼?
產品洞察力/對銷售的反對意見
- 您對我們的產品有什麼異議?
- 哪些因素可能會讓您選擇競爭對手的產品?
- 我們如何幫助您解決您的獨特挑戰?
- 我們的產品如何幫助您成為理想的自我?
- 你更喜歡溝通嗎?
- 我們如何通過入職滿足您的需求?
- 在購買產品之前,您會問自己什麼問題?
- 在決定是否購買時,您最關心的是什麼?
- 您更喜歡購買(在線,通過電話或親自)?
- 在線購物時,您的首選付款方式是什麼?
詢問你的營銷和銷售團隊的問題
- 您對我們的網站訪問者有哪些技術和人口統計信息?
- 您目前如何向我們的目標客戶進行營銷?
- 哪些營銷活動最成功?
- 哪些營銷活動最不成功?
- 哪些博客帖子獲得了最多流量/社交分享/評論等?
- 博客或客戶最常問的問題是什麼?
- 我們網站上的哪些網頁獲得的展示次數最多?
- 您通常會遇到哪些類型的客戶?
- 為什麼不同類型的客戶通常會購買?
- 客戶引用我們選擇競爭對手的原因是什麼?
- 你聽到的最常見的反對意見是什麼?
資料參考:如何使用模板創建一個具體的買方角色
人物誌範例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向你展示瞭如何創建買方角色,買方角色模板和工具,以及買家角色問題的完整列表。
現在,我們來看看一些具體的例子……






延伸閱讀:
返回主題:《集客式行銷》是什麼?告別傳統推銷,帶來3倍的顧客轉化
【人物誌persona】FAQ
受眾TA是什麼?
受眾TA也就是接受信息傳播的大眾,在顧客來挑選,購買產品之前,消費者和產品的關係是透過媒介來發生的。
在這年代,營銷訊息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難有效的傳遞到受眾的腦中。
所以你需要創建一個受眾頭像,才知道哪一些信息,可以刺激到他。
為什麼要創建人物誌
在這年代,營銷訊息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難有效的傳遞到受眾的腦中。
所以你需要創建一個人物誌,才知道哪一些信息,可以刺激到他。
如何創建一個具體的買家腳色?
在創建買方人物時,首先想要做的是對現有客戶進行一些研究。
諮詢你的營銷和銷售團隊,了解他們可以告訴你有關【現有客戶】人口統計數據和其他特徵的信息。
第1步:客戶/潛在客戶調查
你可以做的是與你的客戶實際通話,並與他們進行一對一的聊天。
如果你沒有任何現有客戶,請與你的電子郵件訂閱者,社交媒體關注者或擁有的任何其他潛在客戶交談。詢問他們是否可以進行短暫的10-15分鐘通話。
第2步:研究個人資訊
雖然打電話是研究理想客戶的最佳方式,但還有另一種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在線研究。
選擇一個特定的個人,並在他們所有的社交媒體資料,和其他網站上追踪它們。
第3步:客戶頭像工具練習
現在你已經收集了信息 – 已準備好開始客戶頭像練習。
在這個練習中,您實際上會寫下你對理想客戶所了解的所有內容:【人口統計,目標,挫折,動機,首選管道和品牌】。
創建一個具體的角色,公司中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來更好地了解你的目標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