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notes cover

《卡片盒筆記法》是什麼?寫給初學者的5個筆記原則

卡片盒筆記法《How to Take Smart Notes》1是由德國社會學家尼古拉斯·盧曼所提出的一套創新的「知識管理方法」 —— 用於解決傳統筆記缺乏組織性,僅僅堆砌信息,不易深度思考的問題。

我們以前傳統的筆記方式,如抄錄、畫重點,往往是在學生時代所培養的習慣,就是上課時抄一抄老師的黑板,然後那些筆記抄完後就沉睡了,除了考試外就不會再拿出來複習,更不用說將筆記們放在一起,做交叉比對的深入思考了。

而卡片盒筆記法最特別的點是,它是使用「卡片」作為筆記的”基本單位”,每張卡片上都記錄著一個獨立的思想,並會讓卡片之間相互連結,相互交流想法。也由於卡片是簡短精練的,每一次下筆時只要寫那麼一兩百個字,跟傳統筆記比,它降低了寫筆記時的心理負擔。並且當卡片筆記積累到一定數量後,相似觀點會自然形成脈絡,我們就可以此來提出問題、發展主題、進行寫作。這種自下而上的創作過程,自然地就會形成一篇文章,不用像面對白紙一樣重頭開始打,可以很好地解決我們創作時沒有靈感和素材的問題。2

德國社會學家尼古拉斯·盧曼(Niklas Luhmann)就是靠著這套它自創的筆記手法,從一個普通的公務員,逆襲成為了大學教授和德國知名的社會學家,並且一生發表了70多本書和400多篇論文。

這篇文章我們將會探討下面這幾個重點:

  • 卡片盒筆記法與傳統筆記的不同之處
  • 卡片筆記的基本原則
  • 為何選用卡片作為記錄載體
  • 靈感筆記、文獻筆記、永久筆記的概念
  • 實施卡片盒筆記法的具體操作流程

為什麼我們需要更好的筆記方法?

為什麼我們需要更好的筆記方法?

我們當前做筆記的習慣,大多是在國高中準備考試時所培養的 —— 是”填鴨式教育筆記” —— 要求的是抄的越全越好,雖然手有在動,但腦子是沒在動的,這是「被動筆記」。

就是每當我們看到哪裡是重點時,就會拿出螢光筆做畫線的動作 —— 但這屬於淺層的紀錄,有畫線,有摘錄,就當完事了。人家的話是啥樣就還是啥樣,我們不會對筆記做任何的深加工(畢竟在學生時代,老師的筆記就是最完美的,照抄就好,根本不需要做更改)。

這就導致了,我們既不會寫下自己的看法,也不會將這則筆記跟其他筆記做關聯性的比較——知識點就變成了”孤立”的存在。並且,做完筆記後,也基本就宣告了這則筆記的命運——留在收藏夾中吃灰塵(因為記錄完後就不再去翻看了)。

就這樣,由於錯誤的筆記方式,我們的大腦就只是一台複印機,複印了一堆尚未完全理解的概念罷了 —— 不僅對筆記的印象不深,也不知道它的前後脈絡是什麼,所以就算當初記了幾千則筆記,也都忘光了,到頭來只滿足了自己的”收集癖”而已。1

而”卡片盒筆記法”的紀錄方式,則是跟”填鴨式教育筆記”「完全相反」。

盧曼的卡片盒筆記法具有以下特點:

  • 每張卡片只記錄一個事實或想法
  • 卡片之間通過主題和概念進行聯繫
  • 筆記的內容要用自己的話來表達
  • 筆記的整理和分類要符合自己的思考方式

他們之間的比較長這樣,左邊是填鴨式筆記的特點,右邊是卡片盒筆記的做法:

填鴨式筆記卡片盒筆記
被動筆記(老師黑板上寫你就抄)主動筆記(主動找對自己有觸動的內容)
一整個筆記本頁面小巧卡片(一次只記錄一個知識點)
寫完冷藏重複使用(同張卡片會放入不同的上下文中)
逐句摘抄用自己的話重新說,而不是單純複製
單純畫線、摘錄加入自己的見解、註釋(帶入自己的事上琢磨)
孤立筆記跟其他筆記有關聯(每則新筆記都會跟舊筆記相連結)
由上至下歸納(書籍或老師幫你列好大綱了)由下至上的書寫(由卡片自己形成觀點脈絡)

不同的筆記方式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比如說,填鴨式教育筆記會讓你對知識的理解只停留在表層 —— 因為你只是被動的接收資訊,並沒有動用你的小袋瓜對其思考,也沒有讓這新知識和你舊有的知識結構形成有效的連結。這樣時間一長,表層的知識很快就會脫落,忘得一乾二淨了。

相反的,卡片盒筆記法則是鼓勵你主動學習 —— 要求你用自己的話重述一個概念,以及將這個概念和其它概念做連結,那麼這種深度加工就能鞏固記憶,使得知識在未來更容易被記起。此外,透過將不同卡片(知識點)組合在一起,你就能看出不同概念間的聯繫,進而形成更為客觀完整的觀點。

總的來說,雖然填鴨式筆記在學生時期準備短期考試時很好用,但是從長遠來看,它的效果是有限的,特別是缺乏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使用卡片盒筆記法,能幫助你從被動的吸收資訊轉變為主動的運用知識,建立起穩固且有系統的知識架構。

盧曼卡片盒筆記法的5個原則

卡片盒筆記法最早是由盧曼所提出的概念,但由於我們跟他所處的時代、環境不同了(像是我們不用手寫卡片,而是可以用數位軟體),所以不用照搬概念,只要理解和提取它的筆記原則就好:2

卡片盒筆記法的原則
圖源:楚汐

每張卡片只記錄一個事實或想法

卡片盒筆記法最大的價值就是筆記間的互相聯繫,就像是玩樂高一樣,可以隨意的拆解組合,而如果一則筆記太長,講太多概念,那它的匹配度就會很差,無法複用到跟其他筆記的組合中。

所以一則筆記最好是拆解到最小概念,每則筆記只講一件事情就好。

不要複製信息,要用自己的話來紀錄

不要複製信息,而是用自己的說話風格來記錄,這個刻意的過程能讓我們更好的思考 —— 《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的作者丹尼爾 · 威林厄姆教授(Daniel Willingham)說道:記憶是思想的殘留物 —— 你對某件事情想的越多,你就越有可能記住它。3

以前人們習慣的認為,記的越快,學習效果越好。就是存儲越容易,提取就越快,但認知科學家比約克夫婦的實驗發現了與常識相反的結論:“存儲與提取呈負相關”。4

也就是說,根據「攝入難提取易,攝入易提取難」原理,如果只是採用簡單的編碼,比如簡單的複述、劃重點、摘抄,那這樣的淺層加工就只能將知識停留在短期記憶中,看過就忘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學生在期末考前,臨陣磨槍,熬夜背了一堆東西,考後就忘得一乾二淨的原因。而相反的,如果你有點吃力地存入,動用已有知識去解釋新知識,將自己知道的東西向別人清晰的陳述,或是嘗試理解這個概念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意義時,就意味著把它納入了自己的知識體系中,那就能牢固地掌握這個概念。

所以用自己的話紀錄,是必要難度。這也是俗話說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5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用自己的話記筆記 —— 用自己的語言重新解釋新知識,這會促使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對新知識做出反應,那麼每一次記筆記的過程就都是一次思考過程,這會幫助你更深刻的理解該概念和觀點。

卡片之間建立連結

卡片筆記法他要求的是你收錄進去的卡片都要跟以往相似的筆記做連結,這帶來的好處是,這能讓你搭建自己的知識脈絡,提升知識的複用率。並且相似的論點放在一起,還能做交叉比對,思考同一論點下的不同想法。

  • 傳統筆記 —— 他不鼓勵你做筆記之間的內鏈,你會很容易沉浸在特定的主題下,而忽略了其他概念的聯繫。
  • 卡片盒筆記 —— 鼓勵你不斷的瀏覽,持續發現並建立各種之前你沒想到的連接。當你忽然發現之前看似無關的概念和事件之間似乎存在著實際的連接時,你就形成了更有洞察力的見解。
卡片盒筆記互相連結

做筆記要和自己的事對上

讀書筆記是一種非常個性化的寫作,是個人知識的延伸,所以怎麼做筆記很重要。

很多人看書劃筆記,其實劃得很盲目 —— 他們往往是看到了一些警句,或是覺得這段句式有點概括性就劃 —— 他不是自己對這個東西有感觸去劃,不是真正跟自己的事對上了去劃。

華杉說:「我做筆記我是習慣在書上寫事,因為我們往往在讀書的時候就想到了正要做的什麼事,我就在上面寫。或者我想到對照起來在另外一本書上誰也曾說過類似的話,我會記下來。我覺得根本目的還是在於你真正有心放在上面,把自己的事放在上面,你讀書就會不一樣。」6

羅振宇也提到:“如果說建立知識體系有什麼祕訣的話,那就是 —— 不斷把自己置於具體問題、具體挑戰之中。”7

我們在學生時期的筆記是“累積知識”,而工作後的筆記是“解決問題”。工作要求你做的不是收集信息,而是得出“一個結論” —— 但是信息量太多了,沒有人有精力涉足那怕一個領域中的全部知識,所以這時就需要用問題來牽引 —— 工作筆記是以自身的具體問題為核心,來從海量的信息中抓重點,整理自己的框架。8

為卡片賦予精準命名

根據盧曼的說法,每張卡片都需要被賦予一個獨特的標識符,例如編號或特定的字串,以便於卡片的定位和相互連結。 例如,標識符可能長這樣【201910091737】。

這種做法源於早期手寫卡片的限制 —— 無法透過文字內容進行搜尋以找到相關卡片。 因此,分配這樣的標識符實際上是在為卡片設定一個類似於地址的位置標記,使得它們可以被輕鬆地識別和檢索。

但現在我們有了數位軟體(比如 Heptabase),那就不用考慮這些事了,默認情況下你創建一張卡片,它在資料庫中就擁有了唯一標識。

所以我們得改用「命名」來為卡片做定位。

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在你沒聽過這概念時,這概念就是模糊的,你是隱隱約約知道好像有這現象或這件事,但無法準確說明和辨認,但如果當你知道了這概念並記住了這概念的名稱後,那麼你在日常生活中就能隨時的辨識出來。9

就像大陰陽師安倍晴明說的:「名字,是最短的咒語。」

當你給一個東西起了名,便是對它下了一個咒,這個被起了名的東西,依這個咒語而成了特殊的存在。所以,概念能叫的出名字很重要。

比如:

  1. 彼得效應 (Peter Principle):員工會一直被提拔,直到達到他們不再能夠勝任的職位。
  2. 達克效應 (Dunning-Kruger Effect):低能力的人傾向於高估自己的能力,而高能力的人則傾向於低估自己的能力。
  3. 霍桑效應 (Hawthorne Effect):員工的生產率提高不僅是因為工作環境的改變,也可能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正在被研究。

在取名前,那些概念無法被定型,只是個很模糊的想法。而取名後,概念就變成了清晰的認知。

所以我們的每一則筆記都一定要賦予它名字,你不命名的話,它就永遠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你會無法辨識,更別提對其的溝通和討論了。

為什麼用卡片作為載體?

相較於傳統的筆記模式,卡片盒筆記法是採用”卡片”作為載體,一張小巧的卡片上能承載約200-300字。但為什麼要使用卡片做筆記呢? 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原因或好處?

降低記錄門檻

人類的智能不是用來處理宏大復雜事務的。

進化給我們帶來的長處是快速反應 —— 你能根據蛛絲馬跡發現草叢後面悄悄逼近的猛獸,然後趕緊跑。與之對應的,我們的頭腦結構中,工作記憶只能處理4個左右的組塊,而且只能維持幾秒鐘的時間。

而這生理結構就決定了我們的認知習慣 —— 如果任務太大,我們就感覺心智負荷超載,於是心理上傾向於罷工。比如,如果你面對的是一個大本子,你一想到要在上面寫密密麻麻的字,耗費你一整天的時間,你就會開始懶,開始退卻。因為這樣的任務太困難,太硬核了。

但如果你使用的是卡片媒介,卡片的容量有限,每一次下筆就只要寫那麼一兩百個字,這樣當人們在做筆記時,就大大降低了紀錄的門檻(畢竟200字而已,5分鐘就做完了,不難)。10

所以,卡片的形式決定了筆記的內容,小巧的卡片可以降低你做筆記時的心理壓力。

筆記只有在上下文語境中才會有作用

盧曼在做筆記的過程中,他意識到 —— 一個想法、一條筆記只有在他的上下文語境中才有價值,而上下文並不一定是他的出處。於是,他開始思考,如何讓筆記與不同的上下文相關聯並起到相應的作用。11

舉例來說,「第一性原理」是物理學上的概念,意思是回到事物的本質上,只採用最基本的事實,然後根據事實推論,一步步把解法給推導出來。但「第一性原理」的應用場景其實並不只限於物理學,像是馬斯克就將其運用在商業領域的思考中,比如製作出便宜的電池以及可回收的火箭。

也就是說,同樣是這概念,但是是可以跨界應用的,而只有將概念寫成像卡片這樣的小巧化,才能像樂高一樣,自由的和其他卡片結合成不同的上下文語境 。

複雜系統是由簡單的系統演變而來的

複雜系統是由簡單的系統演變而來的

蓋爾1975年出了本叫《通用系統學》的書,其中有一段著名的論述是這樣的 ——「一個有效的複雜系統總是被發現是由一個有效的簡單系統演變而來。一個從零開始設計的複雜系統永遠不會工作,也不能通過修補來使其工作。你必須從一個簡單的工作系統重新開始。」12

這就是為什麼要將筆記給拆分成最小單位卡片的原因 —— 將每則完整、獨立的卡片當作簡單系統,他們之間所互相拼貼組成的文章(幾張卡片的組合就是一個小節,幾個小節可組成一章節……直到完成整部著作),會比一開始就規劃出一個複雜系統(文章結構)要來的豐富有效。

不同類型的卡片筆記要點

卡片盒筆記法會用到的筆記大致分為這三類:

  • 靈感筆記(Fleet Note):平時突然冒出的靈感
  • 文獻筆記(Literature Note):用自己的話重述的閱讀資料
  • 永久筆記(Permanent Note):衍生新想法、觀點的筆記集合(靈感筆記+文獻筆記的擴寫)
文獻筆記參考資料

靈感筆記(Fleet Note)

靈感筆記(Fleet Note)

靈感筆記(Fleet Note) 是紀錄在日常生活中冒出的小想法或靈感。我會把它定位為平時的日常思考,就是有時候你在做某些事情,或是看到什麼新聞或是遭遇了什麼事後,你會有一些反思,那就將其記錄下來。

它們通常很短,只記錄一個主題或觀點 —— 不需要展開論述,就是個很簡單的小想法而已,紀錄時不用刻意思考,也不用講究文彩。(更像是草稿,可以隨時被修改或丟棄)

但重點是要即時記錄靈感,以防忘記。凱文·凱利(Kevin Kelly)說:「我們對自己說的最大謊言是“我不需要寫下這個,因為我會記住它。”」但你是不會記住的,你只會記得你兩個小時前”曾經”有個好想法,但你就是想不起來那是個什麼想法 —— 就好像睡醒後忘了剛剛做了什麼夢一樣。

而我自己是使用「Colornote APP」來隨時記錄這些”高頻次的輕量化信息”。

比如在下圖中,我在閱讀時突然冒出個靈感 ——「寫作和修改分兩步驟」—— 我就馬上將其記錄在ColorNote中。雖然這隨手紀錄的筆記只是草稿而已,但後續我會將這靈感簡單的打成小短文,記錄在Threads 上。

靈感筆記(Fleet Note)

文獻筆記(Literature Note)

文獻筆記(Literature Note)

文獻筆記(Literature Note) 是你在閱讀文章、書籍時所記錄下來的筆記。通常會標明來源出處(書的名稱,出版社名稱,作者姓名,網頁網址等等),並用你自己的語言將其重寫。

尤其是「重寫」的這個動作,可以將外部資料轉化為你認知體系的一部份。

認知心理學研究發現,如果人們在學習一個概念的時候,花費越多心思,嘗試用自己的話語去重新演繹它,或者是嘗試理解這個概念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意義,就越能牢固地掌握這個概念。——《認知天性》

對於文獻筆記的製作,我會分成兩個階段:

  • 第一個是收集階段:日常在閱讀時,會蒐集大量的筆記,放入「Google Keep」 中(在這一步就單純的複製貼上,不做其它事)。
  • 第二個是整理階段:在整理這些筆記時,會用自己的話重寫原文要點,並收錄至「Heptabase」中。在這階段,文獻筆記的目的是將閱讀的內容消化、理解並轉化為自己的語言。(這時還只是對原文的摘錄和理解,不包含自己的思考)
文獻筆記(Literature Note)

比如,我在小馬宋的文章上看到了一個”有感觸的觀點”,那麼我就會將其重打一遍,形成「文獻筆記」:

原參考資料文獻筆記
卡片盒筆記法的原參考資料卡片盒筆記法的文獻筆記
將原資料重打成文獻筆記

永久筆記(Permanent Note)

永久筆記(Permanent Note)

永久筆記(Permanent Note)是你在消化吸收了文獻筆記後,進一步產出的筆記。通常是你在參考過一個或多個文獻筆記(和可能的靈感筆記)後,才逐步形成的,會包含你自己的思考、見解和理論。他是需要被永久保存以及經常翻看的。

永久筆記具有這樣的特點:

  • 包含自己的思考、見解和評論,不僅是對原文的摘錄。
  • 可以脫離具體的原文而獨立存在。
  • 會與其他永久筆記建立連結和交叉引用。
  • 可以推導出新的觀點。(通過思考筆記之間的聯繫而產生的新想法)
  • 永久筆記可以作為撰寫文章或著作的基礎。

所以,如果僅僅是在閱讀時對文章內容進行概括和重述,這只能算文獻筆記。 永久筆記需要有進一步的思考提煉和擴展,形成自己的理論和觀點。 將多個文獻筆記組合成一篇文章,也不完全等同於永久筆記,還需要添加自己的思考與創造。

在紀錄永久筆記的過程中,你可以夾雜一些你對這觀點的「批註」—— 寫下自己對這事件的理解,還可以寫下對作者的質疑或肯定。而最高級的批註,則是寫下自己因為看到這段文字而產生的靈感,也許你想到這解決了你之前一直關注的問題,或是書中思想的新應用……。

就是越多的聯想越好。問自己:這道理還可以應用在什麼地方?

萬維鋼說道:「要在筆記中寫下自己對這觀點的看法,好像在跟作者對話一樣。」

對於永久筆記,我的方式是 —— 查看收錄自 Heptabase 的筆記,看筆記之間的關聯有沒有脈絡出現,或是觀點之間有沒有出現衝突,有的話就可以對其分析寫成文章。又或者是單純將單篇文獻筆記給改寫延伸。

比如下篇就是單純將「文獻筆記」加上一些個人觀點,而形成的「永久筆記」:

文獻筆記永久筆記
卡片盒筆記法的文獻筆記


卡片盒筆記法的永久筆記
將文獻筆記改寫成永久筆記

又或者是,當前NBA球員”表弟”來台打球時,我突然冒出個靈感,然後將靈感筆記擴展為一則永久筆記

靈感筆記永久筆記
紀錄在threads上的卡片盒靈感筆記靈感筆記變為永久筆記
將靈感筆記擴展為一則永久筆記

“卡片筆記”是最小單位的思考(強化版筆記的寫法)

卡片筆記是最小單位的思考

卡片筆記是小寫作,而寫作是思考,所以筆記也要具備思考的最小屬性,類似於麻雀雖小,也要五臟俱全。(每一則卡片筆記,都是對一個小概念的打通)

而思考會有四要素,分別是定義,分類,比較,因果 —— 就是這則概念是什麼意思,跟什麼概念類似,或是相反的概念有哪些,以及可以應用在哪,是哪個概念的前提條件,使用時要注意的點,以及錯誤使用的後果等等。

在實際應用上,就是要在筆記下方,多問自己這3個問題:

  • 為什麼會這樣?有什麼理論或者知識可以解釋?
  • 還有什麼現象可以被這個知識解釋?或有什麼相反的概念?
  • 知道這觀念後,接下來會怎麼做?

為什麼會這樣?有什麼理論或者知識可以解釋?

記筆記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做好「概念考察」 —— 理解所使用的每個概念和詞的意思。

那什麼是概念考察呢?

概念考察起源於”維特根斯坦”的哲學觀 —— 就是說我們平常總是用概念來說事情,但我們有可能並不明白這概念是什麼意思。比如正義、人權、漂亮、合理……這些詞叫做概念,我們不管是討論問題還是說話,總是用概念來說事情,但卻不會去考察這些概念,導致概念往往是模糊的 —— 像是你直覺上知道美指的是什麼,甚至知道什麼長相是美的,但是如果要你擔任字典編輯者,定義”美”是什麼,你的腦子就會開始矇圈了,無法清晰的說出美到底是指什麼。13

這時候你才會發現,你引用了一輩子的單字,其實很陌生。

也就是說,使用”這概念說話”和對”這概念本身進行考察、界定”,就不是一個層面的事情。

那所謂的哲學思考是什麼樣子呢?

哲學的發問形式是:什麼是正義?什麼是美?什麼是知識?什麼是善? 就是在進行概念考察。

而如果有人用這些詞說了話,那蘇格拉底就會想方設法地進行追問,把話題引到概念考察上,逼迫對方回答,比如問:你用這個詞是什麼意思?這個詞應該怎麼界定?這樣,蘇格拉底的對話,就是將我們從通常一階上的交談,引到了二階上對概念的考察中。(我們平常說話是一階的,是用概念說事情,而哲學是二階的,哲學是對概念的思考)

舉個例子,就是當你說蒙娜麗莎這幅畫很美,那蘇格拉底就會問你說,你對於美的定義是什麼?

於是你就會開始思考,為什麼我會覺得它美呢,美是指畫技好嗎,還是單純只是因為別人說它美我才認為是美的,那美究竟又是指什麼呢? 我有沒有一個準則來判別誰更美,或者從反向來看,醜又是指什麼……

怎麼概念考察呢?

《簡單的邏輯學》說道:「邏輯上定義術語的過程分為兩步:第一步,將要定義的術語放進最相近的類別中。第二步,確定其與同類中其它事物的不同特性。

比如,最經典的是亞里斯多德對於人的定義,他說:人是理性的動物。動物是最相近的類,而理性這個特質,是將人與其它動物區分開來的不同點。它使得人獨一無二。

另一個例子,定義”正義”:第一步,正義是一種社會美德。第二步,通過正義,每個社會成員得到其所應得的一切。在第二個特性中,將正義與其它的社會美德,如禮貌,慷慨,寬容等區分開來。」

那為什麼我們要做概念考察?

因為要做正確的決策,最基礎的前提,就是你能判別出事情的優先級如何 —— 什麼更重要,什麼最重要。

那麼,你就必須要對”事情的本質”有確切的認知,知道你所說的每個詞、每個概念是什麼意思,只有當你能衡量每件事情背後的價值是多少,才有辦法在兩者間做出比較。(你的大腦要有釐清概念的能力)

比如,你今天生日,家人要請你吃牛排,但是他要你在夜市牛排和高檔牛排間選一家。如果你去網路上查的話,你就知道說高檔和牛價位要3000以上,夜市牛排大概200多,那當然要選貴的吃。

但問題是現實中很多概念都是抽象模糊的,並不像牛排這樣有明確的標價供你參考,你很難衡量出哪個價值比較高。比如,注意力、時間、金錢這三種抽象概念,他們之間價值誰高呢?你是要用注意力換時間,還是要用金錢換時間,還是要用時間換金錢呢?

你腦中如果沒有一個明確定義的話,你就無法做出正確判斷 —— 會一直做虧錢買賣。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腦中的”定義”是不清晰的,就無法比較什麼更重要,什麼最重要,那自然就無法做出選擇了。

就像李笑來說的:「衡量一個人是否聰明,幾乎可以歸類為這兩個條件:有沒有足夠多清晰、準確、必要的概念;概念之間有沒有足夠多清晰、準確、必要的聯繫。」

擁有清晰且正確的概念,是一切思考的基石。

還有什麼現象可以被這個知識解釋?或有什麼相反的概念?

記憶的成功檢索,在某種程度上是取決於「對其編碼上下文的重新激活」。

講白話點,就比如說你在書上看到了某個知識點,覺得寫得很好,也有將其作為筆記記錄下來。但是當你要回想那則知識點時,你會發現有點困難,因為他是跟那篇文章段落的上下文所綁定的,所以你只有先回想起上下文,才能成功回憶起這則知識點。

所以高手的學習方式,就是要打破這種知識點只跟原有上下文綁定的壟斷 —— 每當看到新的知識時,會先停下來花時間思考這則知識點跟自身的知識、經驗有什麼關聯,或是還能應用在哪裡,而不只是粗淺的記錄下來而已。

比如,羅振宇曾提到過他是這樣學習的:“我每天要求自己寫夠五篇讀書心得,不用長篇大論,短短幾句就行。因為真正的學習就像是縫釦子,把新知識縫接到原有的知識結構中,每天寫五篇閱讀心得,就是逼迫自己原來的知識結構對新知識做出反應,然後把這些反應用文字固化下來,縫接的過程就完成了。”

而混沌大學創辦人李善友的學習邏輯也是類似的 —— 看書的時候,每看到一個有用的知識,都會停下來尋找聯繫,看看有什麼其他的現象能夠被這個理論解釋。不找出5個現象,他是不會罷休的。14

而同樣的,你也可以採用反向思考的角度,去思考這不意味著什麼,什麼是排除在外的? —— 比如,如果文中提到”人權”,那麼作者排除的是什麼?非人權?人的義務?還是在比較那些不懂人權、沒有人權也能活得很好的文化或歷史時代?就用自己的角度和看法去解釋它。

你可以看到,”縫接”是深度學習的關鍵,當你給一則知識越多的觸發器,他就越容易被大腦給調用 —— 例如你想到大阪,你會聯想到章魚燒、大阪燒、大阪藝人、大阪景點等等。但如果要你聯想甘比亞,你腦中可沒有相關信息能調用它了,它就是孤獨的,沒有融入你的知識結構中。

所以當我們在理解一則新知識時,就要盡可能的調用舊有知識去解釋他,像是思考這現象還可以應用在哪裡,還可以解釋什麼等等的。

知道這觀念後,接下來會怎麼做?

知行合一的意思是: 「切己體察、事上琢磨、切實篤行」

如果你覺得一句話很有道理,那你要就對照自己,檢查體會,把道理放在自己的事情上琢磨,最後一條一條的實踐它。也就是說,從書本看到的知識只是知道有這件事而已,並不是真的理解了,只是知道,卻不去做是沒有太大的價值的,唯有實踐才是根本。

有一句話說: 「為什麼懂得很多大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

很簡單,因為那些道理,很多人一條都沒有照做,只是知道而已,沒有知行合一,但凡能做到一條,都能過好這一生。所以學習不是為了知道,而是為了發生真實的改變。當你運用那些知識踐行那些道理的時候,這條筆記才有存在的價值。(也就是說筆記不用記太多,但都要思考深入,深入到能改變行動)

永久筆記(深度思考版)

為了對「卡片」進行完整全面地思考,在實際應用上,要在筆記下方,多問自己這3個問題:

  • 為什麼會這樣?有什麼理論或者知識可以解釋?
  • 還有什麼現象可以被這個知識解釋?或有什麼相反的概念?
  • 知道這觀念後,接下來會怎麼做?

比如,下篇就是「永久筆記」加上「思考」後,所形成的「永久筆記深度思考版」:

永久筆記永久筆記(深度思考版)
卡片盒筆記法的永久筆記卡片盒筆記法:永久筆記深度思考版

卡片盒筆記法的實踐方法:

卡片盒筆記法的執行會分為3步驟 :

  1. 收集:靈感筆記、文獻筆記
  2. 整理:重述、連結、分類
  3. 輸出:永久筆記、文章

收集:靈感筆記、文獻筆記

在收集階段要收集兩種筆記,分別是靈感筆記(Fleet Note)以及文獻筆記(Literature Note)

對於日常想法我是使用「ColorNote app」,而對於文獻筆記,我是用「Google Keep」。(因為想法的冒出是很高頻的,所以軟體要選越輕量的越好,要是開個軟體都要等上30秒,那就很掃興,就沒有做筆記的慾望了)

流程是長這樣:

  • 靈感筆記(Fleet Note):日常冒出的點子 → 收錄至 ColorNote
  • 文獻筆記(Literature Note):閱讀時看到觸動的觀點 → 收錄至 Google Keep(單純複製貼上就好)

要注意的是,一次收集一個觀點就好,就是太長的文章,你需要將其拆分成多個觀點來收集。因為卡片筆記法講究的是最小單位想法的複用性,如果筆記太長,就沒法穿插複用在其他文章上了。

卡片盒筆記google keep 1

蒐集越多的筆記越好,堅持長期累積

在收集階段是蒐集越多的筆記越好 —— 形成觀點脈絡的前提,便是有充分的資訊。

每當你看到一本書中的精采片段,日常的靈感,或是任何能觸動你的知識點後,都給他記錄下來。這也是日常紀錄(做筆記)的意義,你是在累積之後形成脈絡觀點的素材,只有當你累積夠多,質量更好的信息量後,你才有把握形成好的觀點。

觀點與信息的關係就好像是廚師和食材 —— 我們都知道優秀的廚師很重要,但優秀的廚師通常會跟你說“三分靠廚師,七分靠食材”,一個好的料理往往取決的是食材的新鮮程度和好壞。就算是米其林三星主廚,但如果你給他一堆爛魚爛肉當食材,他也只能煮出臭不啦機,會讓人嘔吐的食物。而反過來說,就算讓初學者處理,但你給他的是最新鮮、最高檔的食材,那他就算隨便用開水燙一燙,也會很好吃。

所以我們做筆記,就是在為未來的觀點做準備,一方面我們要慎選筆記的來源(比如看經典書籍適合做筆記,而看抖音就不適合),另一方面我們筆記要盡可能的蒐集越多越好。(資訊量越全面,最好正反面論點都有,我們才能形成客觀的觀點)

知識的累積是一段長跑旅程 —— 關鍵不是第一刻跑得有多快,而是在於以後要以怎樣的速度持續,所以做卡片不用多,每天寫3-6張有價值的卡片即可。(盧曼自己是每天寫6張卡片)15

如果我們以3張來算,一張300字(一天約900字),一個月就做90張了(27000字),而如果你累積了半年,那就有540張卡片,以及寫了16萬字,而一本書的厚度也才8-9萬字(相當於你半年寫了2本書)。

而當然,這些紀錄的卡片也不是每張都能用的,很多只是零碎的想法,沒什麼知識含量,所以這會帶到另一個觀點—— 你要允許自己輸出更多的無用筆記。

《Walking as a Productivity System | 步行作為一個生產力系統 (opens new window)》,裡說道:

如果你想要寫一本80000字的小說,而你剛好只寫了80000字,這或許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你寫了30萬或40萬字,然後把它減少到8萬字,肯定這會是一本更好的小說。16

《寶貴的人生建議》中也提到:「創作一個準備丟掉的東西。寫出一本好書的唯一方法是先寫一本糟糕的書。電影、歌曲、家具、任何東西,都是如此。」

就是說你得先大量創作,有了量之後,你才能在其中篩出寫得比較好的。

整理:用自己的話重寫、將新筆記和舊筆記建立脈絡連結

在整理這個階段我們要做兩件事情:一個是要把「新筆記加入Heptabase 中」(筆記要新增Tag標籤,以及命名)。另一個則是要把「新筆記跟舊有筆記做脈絡上的連結」。

新筆記加入Heptabase 中:

  • 靈感筆記(Fleet Note):ColorNote → 後續打成Threads文章 → 放進 Heptabase 中(加入標籤、名字)
  • 文獻筆記(Literature Note):Google Keep → 將文獻筆記重寫 → 放進 Heptabase 中 (加入標籤、名字)

對於文獻筆記來說,用自己的話說一遍很重要,用自己的話說的好處是一方面能理解訊息,因為加入自己的思考後會記的更牢。另一方面是能減少日後寫文章的時間 —— 因為都是自己的話,有一致性,日後組合成文章時也不會有違和感。你可以想像成這步驟就是在煮菜備料,備了一堆料,而當你有一天想煮咖哩飯時,你就發現胡蘿蔔,馬鈴薯,雞胸肉都切好了,你就可以馬上下鍋了。

新筆記跟舊有筆記做脈絡上的連結

再來,會需要把放進 Heptabase 中的”新筆記”跟”舊有筆記”做連結,而這一步就是卡片筆記法的精隨了。

heptabase

因為同一個論點放在一起,通過不同筆記信息間的對比、糾正與思辨,你可以集中思考不同想法間的碰撞,激發創作靈感。

萬維剛說過:「人腦發揮創造力最重要的一個手段,就是把兩個不同想法連接起來。這個連結越是想不到,創造出來的東西就可能越有意思。」17

所以說能夠「對問題、觀點和信息進行拆解重構」,比單純地擁有「大量知識」更重要。真正導致人與人之間知識水平差異的,往往並不是知識數量,而是知識之間的聯繫。而且隨著知識的增多,建立聯繫的收穫也會越來越大。當你只有一個知識的時候,增長1個知識可能就是增長一個知識。但是當你有10000個知識,接觸1個新知識可能意味著增長了5000個知識——因為你跟其中一半的知識建立了聯繫。

在文章間建立起前後的連結關係,可以幫助你搭建「知識框架」,對於整體大局脈絡有個明確的認識。

卡片盒筆記互相連結

在整理階段有三個數位軟體很夯,分別是:

  • Roam Research(很貴,月費約400台幣)
  • Odsidian(免費的,功能也不錯,但上手有點難)
  • Heptabase(簡單易操作,每月約200多台幣)

我自己是使用 Heptabase,創作者是台灣人,客服也可以打中文詢問。

由下至上的書寫

許多人對“知識體系”的設想是 —— 知識就是書本上的概念、公式、案例、道理等等,它們都是有系統的。而一個學霸之所以能成為學霸,就是因為他掌握了這些知識框架,看到了知識的全景,所以參考了他們的知識體系就等於是在走捷徑。

於是我們產生了這種觀念:找一個最權威、最確定的認知體系去學習和照搬就好了。

尤其初學者他們手中只有碎片化信息,不成體系,難以應對複雜的情況。所以不禁會沉迷於全面掌握和全盤照搬他人的體系,甚至會認為如果沒有完全掌握對方的認知體系就會前功盡棄。於是他們就會特別在意「知識在形式上的完整性」 —— 比如他們每看完一本書,就要去系統的梳理作者的知識框架,深怕遺漏了什麼重要資訊,還要畫出心智圖來,似乎只有這樣做才意味著有認真的讀完了一本書。

但是《認知覺醒》的作者周嶺說:「我從不畫心智圖,也不會刻意梳理作者的知識框架。在閱讀時,我唯一要做的就是尋找觸動點,在觸動自己的地方做標記,然後在空白處寫下大量的個人思考 —— 這個點可以是一個理論、一個案例,甚至是一句話,只要他觸動我了,讓我產生真實的改變,這本書就超值了。至於其作者的知識體系和框架,又與我何干呢? 」

而很多人對周嶺的讀書方式都很訝異,覺得這種方式不靠普,明明有完整的體系可以參考,但偏偏只拾取幾塊碎片,這不是捨近求遠嗎?

但是我得跟你講一個事實 —— 知識是無法遷移的 ——現實中不存在某個武林大俠能一次性地把他60年的功力傳給你的手段(人腦不能像換手機那樣一鍵複製),每個人的知識都是從舒適圈的邊緣處慢慢擴張的,你能看懂多少內容,完全是取決於你腦中本來就有的知識。(根據能力圈法則,人的能力只能在現有基礎上一點一點往外擴展,而擴展的最佳區域就在舒適區邊緣)

而他人認知體系中的許多知識,縱使再有道理,如果距離你的認知或需求太遠,就相當於處在了學習的困難區中,無法產生觸動和理解。

所以讀書有個關鍵 —— 是先看你能力範圍,要挑選難度適中的教材,不要好高騖遠。比如說量子力學,這太難了,在你不具備初階、中階、高階等物理學知識的前提下,貿然去學就是送死,學了也看不懂的。而隨著我們自身認知體系的不斷完善,原來距離遠的知識就會拉近,就能觸動我們,並漸漸看得懂,所以暫時放棄一些知識並不可怕,只要持續學習,遲早還是會相遇的。

想通了這點,你就能明白,為什麼讀了一些推薦的書單,或是報了一些高價課,自己卻無法發生想像中的巨變?因為那些書的目錄、課程的大鋼,雖然洋溢著體系的香味,但卻與你自身的認知和需求不匹配,時機還未到,學了也用不起來。

也就是說,搭建知識體系這件事是很私人的事情,沒有最優、最權威的認知體系,只有最適合我們當下狀態的認知體系。

搭建自己的認知體系不是從上到下,而是從下到上的過程 —— 先一步步的蒐集有所感觸的筆記,將有關係的筆記互相連結起來—— 當你不斷的在筆記系統中添加想法時,它內在結構/脈絡就會逐步自動呈現。

建構個人認知體系的本質,就是打碎各家的認知體系,只取其中最觸動自己的點或區塊,然後將其拼接成自己的。

DIKW 模型

根據「DIKW模型」,我們的大腦建立知識是類似於金字塔結構:最底層是未經處理的「數據」(如數字、符號、圖像),上一層是有特定意義的「信息」(如觀點、定義、描述),再上一層是「知識」,運用數據和信息來認識世界,最頂層是「智慧」,即用已有的知識和信息去分析、解決問題。

DIKW模型,知識搭建從下往上

知識的建構是一個由底向上、逐層累積的過程。 它從整理零散資料的邏輯關係開始,形成訊息,進而用這些資訊來解釋和解決現實問題。

知識的吸收更像是神經迴路不斷被強化或減弱的過程,其結構是逐漸成長出來的。 試圖一次建立一個明確的分類體系既沒有意義也不現實,除非你停止學習和成長。

盧曼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他一再強調:創造類別是自頂向下的過程。 你從結構開始,然後將材料歸檔。 但我們的大腦並不是按照這樣的分類方式運作的。 隨著知識的增長,我們所了解的事物所構成的網絡會有機地生長,這不像是建造建築的鷹架,更像是植物的自然生長。18

卡片盒筆記法就是回歸到大腦本能認識新事物的過程 —— 讓知識結構自由生長,逐漸顯現。 你從一個基本的想法開始構建,讓它們相互連結。 當你不斷在筆記系統中加入新的想法時,其內在的結構和脈絡會逐漸自然顯現。 你會發現,有些想法自然聚集成一個類別,它們有共同的核心和大量相關的想法。 這個自然形成的核心逐漸變得重要。 你不用去糾結它的主幹在哪裡,或者應該要按照什麼主幹或主題來組織你的知識,只需讓信息本身慢慢的將自己的結構和主幹呈現出來。19

輸出:永久筆記

對於不常寫作的人來說,要克服的最大障礙就是 —— 白紙 —— 在面對一張白紙,要從零開始寫時,你會發現你很難開始動筆。

例如,該怎麼開頭?該怎麼結尾?文章的架構長什麼樣子?他們之間的編排順序又是如何?該列舉哪些證據、例子和比喻?不管你左思右想,或是先前翻閱再多的參考資料,都很難在腦中將這些一次思考到位。(工作記憶只能暫放少量的知識,很難思考周全)

所以很多人面對白紙,腦袋是會直接空白的,一方面是跟預期相差太遠,預期是要寫篇完整的文章,但工作記憶當下的思考只夠寫開頭的100個字 —— 你就無法想像寫完一整篇文章究竟要花多少時間,於是你會覺得太難了,會懼怕會畏縮,會不想動筆。而另一方面是優秀的想法會需要腦子的發酵時間,不容易在一兩天內產生,更別提寫作的當下了,往往當下突然想出的答案只會是二流點子,那有完美傾向的人,會不屑採用,就會一直僵在那,直到有更好的點子出現為止。

而如果寫作需要的所有零部件都擺在眼前:角度獨特的話題、深刻的觀點、素材故事、引用、金句以及參考書目和文獻內容,甚至文章大小標題,只需要你把它們串在一起編排成文。這肯定要比每次面對一張白紙,重頭開始寫要簡單的多吧?20

所以,卡片盒筆記法的價值,就在於將面向 deadline 的最後幾個小時寫作,給拆分成貫穿你平時日常生活中的寫作習慣,你再也不會有面對一張白紙從頭開始的尷尬了,因為所有的想法都已經呈現在你面前,你要做的就是 —— 將這些筆記重新調整順序,補充一些必要信息,並根據邏輯關係,在筆記間加上補充語將其黏合就好,就這樣不一會功夫,你就能得到一篇初稿了,就是這麼簡單。

相比於傳統的寫作法,盧曼強調在白紙上寫作之前,我們應該做更充分的準備(寫大量相關的想法卡片)。他認為輸出一篇完整的文章,不應該在腦子裡完成,我們的大腦特別不擅長這類線性的敘事,寫文章應該是在紙上進行的。

就是要寫一堆知識卡片,用排列組合編輯的方式,來取代面對白紙時一次性從無到有寫出來的舊方法。

對於永久筆記,我自己的做法是 —— 我會開啟”Hepetabase”(一款卡片盒筆記軟體),並在裡頭開啟很多項目,然後將上述的相關筆記都放入項目中預案,等它慢慢壯大。

就是比如,我要寫一篇叫做「戰爭的隱藏好處」這文章,那如果我遇到了什麼相關素材(就是文獻筆記或是靈感筆記剛好有講到類似的觀點)時,我就會將筆記放入”戰爭的隱藏好處”這項目中 —— 就這樣持續累積,也不用著急 —— 這個思路是不成熟的想法就先放著,慢慢累積,等到什麼時候覺得素材累積夠了,什麼時候想明白了,再一次寫出來。21

所以其實這工作流是動態的,是一次有很多大量的未完成項目(預計要寫的文章),這些主題都還缺少材料,正在沉睡著,不用著急著將他們補充完整,而是在後續的閱讀中,不斷地按照卡片盒筆記法的工作流程累積卡片,直到某次再次添加新筆記的時候,突然發現有一條清晰的敘事線出來了,這時才會將它喚醒,編寫成完整的文章。

以這篇文章來說,就是很標準的用卡片盒方法所撰寫出來的,你可以點進「Heptabase 卡片盒主題」,看我是怎麼根據這些筆記所統整出這篇文章的。(我很不擅長整理,所以我的筆記都很雜亂)

heptabase卡片盒筆記法 1

「卡片盒筆記法」後記

「卡片盒筆記法」這名字乍看之下,你會以為又是誰發明了另一套新穎的”做筆記方法”,就像康乃爾筆記法、心智圖筆記法,以及麥肯錫筆記法一樣,無非就是當上課或是學習遇到新知識時,用另一種格式來紀錄筆記的方式罷了。

但是當你深入研究後,你會發現雖然都叫”筆記法”,但它們的內核卻完全不同,準確來說,卡片盒筆記法它並不是一種只注重在當下紀錄的筆記,相反的,它的野心很大,它是一套包含著存儲知識、組織知識、擴展記憶,以及生成新想法的系統。

而這套系統很簡單 —— 把你感興趣,或覺得未來有可能用到的知識都收集起來,然後用一種標準化的方式處理(保持筆記的長短和格式統一),最後建立筆記之間的關係,供日後有需要時調用。22

但是當你真的要應用時,你會發現這不簡單,因為它有很多部分會跟你現有的工作流程有衝突,而只有當你全面改造你閱讀、筆記、寫作的工作流後,卡片盒筆記法這開掛般的能力才會展現。

對於閱讀來說:

閱讀不再是通讀或是匆匆掃過,而是要批判性思考,積極的將所讀內容和自己的想法、問題和見解結合。以及在閱讀時,就會想如何做筆記,怎麼摘錄重要觀點到卡片上。

延伸閱讀:《閱讀,是自我成長最有效的手段》:出社會後得再重新學一次閱讀

對於筆記來說:

筆記不是像以前抄老師上課黑板一樣抄的越全越好,而是要用自己的話說,還要加入自己的見解、註釋,以及與其他不同觀點和概念的卡片做交叉關聯(要思考新筆記如何與你現有的知識體系相連接)。

相較於傳統的線性筆記,卡片盒筆記法允許你將資訊分散到不同的卡片上,將每個觀點、事實或引用寫在單獨的卡片上,並使用關鍵字或主題進行分類。這樣,你可以更輕鬆地找到需要的訊息,並在寫作時更好地利用這些卡片。

對於寫作來說:

寫作不再是對著白紙一次寫出來了,也不是先訂好題目,從上到下的規畫,而是先累積大量的筆記 —— 看哪些主題累積夠量了,從下到上自然形成脈絡後,再來寫成文章。

而當整個工作流都改造完後,就會是系統性的變革 —— 套用盧曼的說法:當你發現從沒有足夠的東西可寫,變成有太多東西可寫時,你就會發現這些習慣帶來的變化。

延伸閱讀:《寫作,是讓你影響力倍增的技能》 : 從0開始,帶你寫出爆款文

我對於當前”卡片盒筆記軟體”不滿的點

我買 Heptabasae 也快2年了,但我也得很慚愧地承認,我使用他的頻率並不高,有點浪費錢,我後來想想,我到底是卡在哪裡時,發現了一些問題……

新筆記難以加入→拖延症發作

我的工作流程是這樣子的,我在日常讀書時就有收集大量筆記了,全部儲存在Google Keep 中,至今也累積了上千則,但就積在那生灰塵。

而我之所以想使用 Heptabasae,就是想要讓這些筆記有複用率,讓他們從死筆記變成活筆記,能真正變成寫作的素材。

我的方式就是打開一則 google keep 筆記,接著用自己的話改寫後,就把他丟到 Heptabase 裡的工作區中,把這則筆記跟其他筆記做連結——我會事先建好工作區白板,比如”閱讀”,所以我是專門挑一段時間出來,然後就針對”閱讀”這主題,把一堆閱讀相關筆記不停地丟進去。

但是,這流程其實是很有問題的。

因為這不是常態化,不是能用碎片時間做的事情,是我必須還要抽一段”專門”的時間出來”專門”做這事。

那你可以想像一下,我的腦子會怎麼思考,我會這麼想的 —— 由於新筆記放入後,我還要跟其他筆記去建立連結關係,不是能隨時隨地做的事情,那我就是要挑時間出來,而且最好是對”特定”主題做統整,像是我要特定抓一段時間(6小時),為”決策”這主題,一次性的統整好筆記及他們之間的連結。

所以,我更有可能的行為是,一直拖著,一直在等我能一次湊出6小時的時間出來 —— 那這一拖,就是幾個月的時間過去了

那這其實就喪失了卡片盒筆記的意義(無壓力的紀錄小卡片,由下到上匯集成大文章)。

所以我後來反思的處理方式是這樣子的 —— 核心問題是在”連結”上,這一步驟的阻力讓我發懶了。所以我新筆記就先直接輸入就好,只是我在tag上多標示一個”未統整”的標籤,這樣我日常更新筆記時(從google keep改寫後丟到Heptabase上),就沒有心理壓力,也可以隨時更新不同主題了。

而等到有一段”專時”時間後,再在特定白板工具區裡用篩選功能,把相關主題的”未統整標籤”給拉出來,做統整連結。

等於是分成兩步驟:

  • 碎片化時間: 無壓力的更新小卡片筆記
  • 專時時間: 找特定主題,把未歸類的筆記抓出來做連結統整

完稿後無法更新舊筆記→拖延症發作

由於 Heptabase 他是使用畫布作畫——在白板上把不同筆記間用箭頭連起來,可以直觀的看出他們的關係,但是這是”網狀關係”,不是”線性關係”。

有在寫作的人都知道,網狀關係就是沒有一個頭和一個尾,大家是平行結構,而當你把”網狀關係”的筆記,寫成”線性關係”的文章時,你所有的架構都要重新再做調整。

就算是你網狀關係時也有加入箭頭,指名他們之間的順序也一樣,當你真正開始寫作,將它們合併成一篇文章時,你會發現他們的順序,是會一直修正變換的。

那這時我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我每次統整好一個主題後,而我要將這主題寫成一篇長文章時(可能超過1萬字以上),我就要先打開”飛書”(寫作軟體,你可以想像成是word),將他們按照章節結構重新編排,而往往最終文章寫完後,他裡頭的架構會和Heptabase 上完全不同。

那麼,這情況多了後,我就會覺得很彆扭,不是”第二大腦”的感覺,因為等於是說”Heptabase”只是個草稿階段,當你寫成完稿後,你還要再回過頭來,把”Heptabase”裡的筆記架構(舊的),按照寫好文章的架構作重新編排。

就很像是,你考完期末考後,你還要回頭檢討”錯誤題目”的那種感覺。

於是我又再一次偷懶了,懶癌症發作……

那懶癌症發作,往後推會導致什麼事情呢?

就是我會拖延,像是我原本統整好”閱讀”這主題的筆記後,其實我一直都有在蒐集閱讀這方面的筆記,我在google keep 裡,還存有大量關於”閱讀”的”新筆記”。

但這時我已經不想再更新到 Heptabase 上了,因為那上面的架構是舊的,想到要更新筆記前,我還要先統整一次,我就會懶,就會拖延。

當我一次又一次的遭遇這狀況後,我對 Heptabase 的耐心也就越來越低了……就真的沒有一個”第二大腦”的感覺,在上面的筆記都是舊的,不是實時更新的。

其實我覺得最佳解決方法就是 Heptabase 自己弄一個能編輯長文的系統,至少要有目錄結構,並且可以跟”Lattics”這軟體一樣,當你拖動筆記之間的連結後,文本架構也會跟著變動……我可以不在上面寫文章,但至少粗稿的架構要對。

未來的”類腦AI筆記”

但上述那兩個問題,還不是我嫌棄 Heptabase 的主要原因,因為那單純是我懶癌發作而已,習慣總是能改的。真正的原因是,我用【第一性原理】思考後,發現 Heptabase 其實滿足不了我需要的功能,我終究會換筆記軟體的。

但可別誤會了,這不是說 Heptabase 不好,事實上,這幾天我測試了大量的筆記軟體…….我覺得 Heptabase 還是裡面最頂的,體感上很出色(UI介面設計得很好),簡化方面也做得很好,幾乎沒有學習曲線。

但我就是用的彆扭……而這在往後多半也不會解決。

我心中的筆記軟體是長這樣的:

一個非常極簡的頁面(類似於 Google 的搜尋框,或是 ChatGPT 的發問框),它只要做一件事情,就是接收我卡片筆記的輸入就好。

而當我把筆記打進去後,它會自動的為它加上tag以及跟其他筆記的連結 —— 我覺得人自己加上tag和筆記連結真的是有點奇怪的事情,因為大模型的識別能力是在人之上的,能輕易的識別出筆記間抽象的關係,所以這些動作交給AI去做才更準確。

並且它能發現不同領域的相似之處(這對人來說由於思維定勢,是很難發覺的),而越不相關領域的筆記連結,通常價值越大 —— 賈伯斯說到: 創新只是將事物連結起來,這個連結越是意想不到,創造出來的東西就可能越有意思。

當然我不否認自己找尋相關連結的這動作,本身就是動腦的行為,可以幫助在腦中強化這概念 (因為由不同層面來提取這內容)。所以也許自己加連結這行為可保留。

接著,當筆記添加進去越來越多後,它可以自動檢測,自動彙整,自動判斷說這幾類筆記的字數以及概念完整度已經達標了,自動幫我合併成一篇篇的草稿(裡頭會自動幫我羅列大綱和補全不同筆記中間的空隙片段),那這樣我就只要一篇篇點進去看,看到底孵化了沒就好(素材夠不夠湊成一篇文章)。

也就是說,人只要做一件事情,放上筆記,其他事情都該由AI來完成。

我有時候就在想,其實我要的筆記功能真的很簡單,能輸入筆記,並且能發現筆記間的連結關係就好。而筆記間連結的目的,不也是為了要日後寫文章嗎? 那麼以實用為目的思考的話,分類是必要的嗎,給連結是必要的嗎,能不能由AI來做,再人為小修訂就好?

我就在等這一款新的”類腦筆記”出來。

現在這些功能都是基礎功能,不是高不可攀的功能了,是很有可能實現的。

  • AI能不能自動為筆記加tag->可以
  • AI可不可以分析出筆記之間的聯繫->可以
  • AI可不可以判斷一篇文章資料蒐集的論點是否充分->可以
  • AI能不能幫一篇文章草稿列出段落架構->可以
  • AI能不能補全中間缺失的信息,做補寫、擴寫->可以

其實功能都有…….就等哪個小天才把它做出來了。

在AI時代,”類腦筆記”需要重做。

不是原有的筆記+AI,而是以AI的能耐,來重新思考全新的筆記架構。

而目前的筆記軟體讓我失望。

卡片盒筆記法 FAQ

什麼是卡片盒筆記法?

卡片盒筆記法是一種高效的筆記和知識管理系統,它透過使用卡片來記錄和組織知識點。 這種方法鼓勵使用者將知識分解成單獨的卡片,並透過連結和索引這些卡片來建立一個複雜的思想網絡。

為什麼要用卡片作為筆記的基本單位?

使用卡片作為筆記的載體有幾個好處,一個是卡片短小,只要寫200-300字就好,那就沒什麼心理壓力,很容易隨時記錄。再來是小巧的卡片可以像樂高一樣跟其它卡片做組合,那你就可以根據卡片之間的連結脈絡看出邏輯關聯,進而撰寫出文章來。而這些都是你用一整本筆記本做筆記時所做不到的事情。

為什麼筆記要用自己的話說?

根據「攝入難提取易,攝入易提取難」原理,你輸入的難度越高,將來回想時就越輕鬆,所以”手寫筆記”記的比”電腦打字”牢,”用自己的話重寫”記的比”原文照抄”牢 —— 因為如果是要使用自己的話講出來,就意味著要調用你舊有的知識結構去解釋這項新概念,那你就會回想起”以前的經歷”和”這件事”上的關聯處,你的大腦就會強化這記憶痕跡。
差別是這樣的,如果你是原文照抄,你的大腦會認為:「這個很熟悉了,我以前見過,不需要繼續努力了」,這是屬於淺層加工。
但如果你是用自己的話重說,那這是很費力的,因為等於是大腦要重塑從問題到目標概念的路徑,這是屬於深層加工。
而你讓大腦越費力,你就能記的越牢。

為什麼筆記要加入自己的批註?

記筆記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不管是「挑選筆記」還是「紀錄筆記」都是,你要把自己的事放在上面琢磨。
對於「挑選筆記」來說,對有觸動到你的筆記才值得記錄,而那些太淺白很像廢話的,或是太高深暫時看不懂的,都可以略過不理。
而對於「紀錄筆記」來說,如果你真正有心放在上面,把自己的事放在上面,那你一定會對這則筆記產生很多的想法 —— 它到底是改變了我什麼觀點,還是提供了什麼靈感,又或者是它其實是說錯了什麼?
就是寫下你對這則筆記產生的任何想法,想像作者就坐在你的對面。萬維鋼說道:「要在筆記中寫下自己對這觀點的看法,好像在跟作者對話一樣。」

為什麼筆記間要互相連結?

新知識想要進入長期記憶中被記住,會需要有「推薦信」,你可以想像成是”老知識”要為”新知識”背書,將他引入門。就是你得用老知識來解釋新知識,兩者間要有聯繫,這樣你這新知識才能記的牢。
而透過筆記的互聯,當一則新知識進入時,就會跟很多老知識產生連結,等於是增添了很多的上下文和他們之間的邏輯關係。這樣每當你想到一則新知識時,你都可以從不同的老知識中去聯想。
例如你想到大阪,你會聯想到章魚燒、大阪燒、大阪藝人、大阪景點等等。但如果要你聯想甘比亞,你腦中可沒有相關信息能調用它了,它就是孤獨的,沒有融入你的知識結構中,那就會很容易忘記。
再來,筆記間互相連結之後,你就能根據他們之間的脈絡關係,將相似論點擺在同一個檯面上查看,看看根據同一個議題,不同作者的想法是什麼,他們之間的差異處又是什麼,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處……,透過思考這些問題,可以幫助你建立複雜的認知信念,你也才能從衝突的信息中學到東西。

為什麼知識架構是從下到上搭建的?

人只能讀懂自己本來就懂的東西,這世上不存在有個武林大俠能把他60年的老功力傳給你的手段,所以他人的書單,認知結構,你不能盲目亂用,會走火入魔。
每個人的知識都是從舒適圈的邊緣處慢慢擴張的,你能看懂多少內容,完全是取決於你腦中本來就有的知識。(根據能力圈法則,人的能力只能在現有基礎上一點一點往外擴展,而擴展的最佳區域就在舒適區邊緣)
所以搭建自己認知體系的方式是—— 先一步步的蒐集有所感觸的筆記,將有關係的筆記互相連結起來—— 當你不斷的在筆記系統中添加想法時,它內在結構/脈絡就會逐步自動呈現。
就是打碎各家的認知體系,只取其中最觸動自己的點或區塊,然後將其拼接成自己的。

資料參考

  1. 為何收藏無用 ↩︎
  2. 為何要寫卡片 ↩︎
  3. 如何回顧筆記 ↩︎
  4. 個人知識管理 ↩︎
  5. 為何收藏無用 ↩︎
  6. 華杉:〈我的讀書方法下,我的讀書時間↩︎
  7. 職場人如何讓自己的進步「看得見」? ↩︎
  8. 古典:〈用視覺化筆記成為記憶高手↩︎
  9. 萬維鋼:〈演化的想法2套路的清單↩︎
  10. 為什麼要用卡片筆記法? ↩︎
  11. 卡片筆記實踐 ↩︎
  12. 萬維鋼:〈蓋爾定律↩︎
  13. 陳嘉映:如何理解哲學——維特根斯坦的哲學觀 ↩︎
  14. 《認知覺醒》 ↩︎
  15. 《卡片筆記寫作法》:詳解盧曼卡片筆記法,升級你的知識管理系統 ↩︎
  16. 輸出不是寫作 ↩︎
  17. 萬維鋼:〈問答創造力強是由什麼所決定的?↩︎
  18. 如何規劃標籤 ↩︎
  19. 什麼是 Zettelkasten 卡片盒筆記法? ↩︎
  20. 豆瓣8.8,近3000人想讀的「卡片筆記寫作法」出中文版了 ↩︎
  21. 萬維鋼:〈我怎樣管理信息↩︎
  22. 盧曼:與卡片盒交流 ↩︎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