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方法:戒備那些說自己讀超過5000-10000本書的人

《閱讀,是自我成長最有效的手段》:出社會後得再重新學一次閱讀

閱讀是獲取知識最直接有效的途徑之一,但許多人的閱讀方式仍然停留在應試教育時期的”考試模式”,總是用背而不是理解的方式來應付學習,導致許多知識雖然學了,卻無法轉化為能力。

所以要想真正獲得提升,我們需要重新學習「如何閱讀」。

本篇文章長達30000字,裡頭蒐集了許多閱讀專家和成功人士——如李笑來、華杉、周嶺、萬維鋼、李叫獸、羅胖、吳軍、采銅等人的看法。從閱讀的重要性出發,講解如何正確看待閱讀的目的,以及挑選好書,培養閱讀習慣等方面的技巧。

透過正確的閱讀方法,我們才有機會將知識真正的運用到生活中,實現人生的改變與成長。

為什麼要”重新學習閱讀”?

你可能會覺得很奇怪,閱讀又不是什麼專業或是高超的技能,相反的,我們可是從小就在閱讀的,為什麼還要特地去學?

原因是因為我們大多數人的”默認閱讀習慣”,都是在學校裡養成的,我們接觸的是應試教育——用最快的速度把書看完,並在考試中取得高分。但是當我們脫離學校教育後,從學校派發的教科書變成要自己去圖書館找書;從考高分變成要實際運用知識;從按部就班地完成作業變成要主動設定自己的目標。

我們才發現,一切都亂套了,原來我們根本就沒學過”閱讀”這項技能。

比如,學校都是統一發送課本,導致現在很多人連最基本的挑書都不會,走道實體書店後,沒有自己的主見,只能傻傻的購買貨架上最顯眼的網紅書——結果發現吸收了一堆雞湯,除了心靈獲得了一點慰藉和快感外,對真實生活沒有絲毫的幫助。

又或者是,還在使用讀書時的那套速讀、畫重點、硬背、多念幾次等的低效學習手段。結果讀進去的都是”死知識”,完全無法應用在真實場景中——看了一堆書,貌似懂了很多的大道理,但卻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而真正「閱讀的目的」應該是要為了改變人生,在真實生活中產生效益的——提高職場生涯的發展、取得人際關係的和諧,或是獲得個人能力的成長等等。而想要達成這一目標,那麼你就必須學會怎麼「正確的閱讀」——這涉及到如何挑書、如何思考、閱讀順序、抱有疑問閱讀,以及立志等等……這將是一套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你的觀念,我也是在早期犯了無數錯後,才漸漸摸索出閱讀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所以我願意花點時間統整,幫助像我以前一樣,完全不懂閱讀的新手們。

有效閱讀的重要性和目的

讀書是低成本獲得他人經驗的手段 : 突破了個體的“體驗”或者單純的“試錯”的局限

所有的人獲取知識的最基礎手段就是通過“體驗”。

所謂的體驗,通俗地說就是來自我們五官的感覺——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當我們看到某一事物的時候,“看到”本身就是一種體驗。於是,我們知道長城是宏偉的,巴哈交響曲是悅耳的,小狗摸起來是柔順的,尿味是令人難以忍受的,川菜是可口的。可以想像人類從茹毛飲血到徹底了解熟食對腸胃消化以及身體健康有好處,需要跨越怎樣的時空——火的獲得以及使用是最大的限制,而對於火的認識從恐懼到駕馭需要多長的時間?

比“體驗”再高級一點的獲取知識的手段,就是“試錯”(Trial and error)。

我們可以從一個簡單的例子理解“試錯”。一個小孩在學習騎自行車的時候,開始時總是會跌倒。他可能會因為找不到平衡而摔倒,或者是因為沒有準確地控制方向而撞到樹。但是每次跌倒之後,他會記住為什麼自己跌倒,並且在下一次騎自行車的時候試著避免這種情況。這就是試錯,試過之後,知道錯了,然後就不再犯錯了。當然,也許在試過之後,發現不僅沒錯,還很正確,那麼就多了一個新的知識。

“試錯”是如此重要,乃至於所謂的“教育”在最古老的年代,是要靠鞭子的——做對了,吝於獎勵,但是做錯了,就要加以懲罰。

而“試錯”往往需要勇氣。所以,魯迅先生曾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令人敬佩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魯迅先生接著說,“第一個吃過螃蟹的人肯定也吃過蜘蛛,因為兩者外形極為相似;只是他覺得螃蟹的味道可口而蜘蛛的味道不可口。”

在“試錯”這個手段的基礎上,更聰明也重要得多的獲取知識的方式是通過“觀察”。

剛才提到的那位透過摔倒試錯來練習騎自行車的小孩,如果他能先向人請教,或是先觀察別人騎自行車的腿部發力模式,那麼他就能大幅的減少他花在試錯上的時間,也能少挨點皮肉痛。

“觀察”延伸了我們可以“體驗”的範圍。所以,我們常常可以從他人的經歷中獲得經驗或者教訓,進而增加了我們自身的知識。

然而,“體驗”、“試錯”和“觀察”,都是存在局限的。首先,不是所有的知識都可以通過某個人親身體驗而獲得。比如,地球的構造究竟是怎樣的,沒有人有能力去體驗;太陽的溫度究竟是多少,只能通過推測。其次,還有些知識很難通過試錯獲得。無法想像一個股票投資者通過試錯進行決策,因為錯的結果往往無法承擔。最後,也不是所有的知識都可以通過觀察獲得。歷史研究者無法親自觀察幾百年前的歷史;伽利略發明高倍望遠鏡之前,憑藉肉眼能夠觀察到的太空也相當有限。

於是,“閱讀”就成了獲取知識的更加重要的手段—— “閱讀”突破了個體的“體驗”或者單純的“試錯”的局限。

“體驗”往往只能局限於自己,而“試錯”局限於自己的閱歷。

然而,通過“閱讀”,我們可以得知他人的“體驗”和“試錯”結果——即所謂的“經驗”。

美國《科學》期刊發現,閱讀嚴肅小說可以讓人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感知世界——你等於是通過小說裡的人物過了好幾輩子,經歷了你自己不可能經歷的事情,能設身處地的從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電影《卡薩布蘭卡》裡有句話說:你的氣質里,藏着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

三毛也說過這樣一句話:「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它仍潛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以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也就是說,書裡繼承了作者的智慧和閱歷,當我們在閱讀時,變相的就是用他們的思維來思考事情,比如,我以孔子的方式來思考,我以孟子的方式來思考——如同”笛卡爾”所說: 讀好書無異同品德高尚的古人談心。而這就在無形中改變了我們的思考模式,我們的氣質,我們的談吐,我們的心中抱負,我們的命運,進而改變人生。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你所謂的頓悟,只是別人的基本功

楊絳先生曾告誡年輕人說:「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工作專業、人際交往、情緒危機等等,甚至還會為一些尚未發生的事情感到焦慮。

而每當這時候我們不知道要找誰求助時,總是會自己瞎琢磨,做一堆廢操作,白白浪費精力,也得不到什麼好結果。

其實這時候,你只需要拿起一本書,就能找到確切的答案——因為不太可能你遇到的問題中,在以前幾千年的歷史裡都沒發生過,在那麼長的歷史中,總有人比你聰明,並且已經針對這問題給出明確解答了——就像劉潤說的,你所謂的頓悟,只是別人的基本功。

華杉說到 : 太陽底下無新事,我們要幹的事都有別人幹過,所謂“原創”,就是我們不知道別人幹過,孤陋寡聞而已。

吳軍也曾經提到個觀點: 我們所有的工作,都應該建立在基線上(你可以理解成”直到今天為止人類所掌握的工程知識”),而不是從它的下面開始做起,這一點很重要。為什麼民間發明家花了一輩子時間搞出來的發明,除了讓人家笑話,沒有什麼實際價值呢?因為他們的起點遠遠低於這個時代的基線。

所以閱讀的目的就是讓我們站在古人的肩膀上,不再重新發明輪子。

為什麼學習要看書籍,而不是抖音短影片?

讀書是了解一個領域最高效的方法——萬維鋼曾提過一個概念叫「思維密集度」,指的是別人準備這份讀物所花的時間,除以你閱讀這個讀物所花的時間。

比如人家用了 1000 小時才寫出這麼一本書,你2小時就讀完了,那這本書的思維密集度就是 500。

一篇網路文章 —— 比如部落格或者社群貼文 —— 你三分鐘讀完,人家可能寫了三天,思維密集度是1440;雜誌長文,你20分鐘讀完,記者很可能花了4個月才寫成,思維密集度是8640。而一本書,你5小時讀完,人家作者寫的可能是15年的經驗,思維密集度是26280。

然而一部5分鐘的抖音短影片,人家可能只花了30分鐘的時間製作,思維密集度是6——更別提大部分時間都在灌水,真正有效的知識點只有1分鐘了。

這樣看來,讀書的「思維密集度」真的是高的不可思議——書籍可以說是人類現今”知識濃縮度”最高的產物了——同樣是在學習,別人看知識類抖音看了整整3個月的時間,但你只要周末抽個空,花個5小時靜靜的看完一本書,獲取的知識含量就超越他了。

並且,另一方面,從知識創作的門檻來看,想要當抖音創作者基本沒什麼難度,只要你有心,拿個手機開辦個帳號,5分鐘後你就能成為抖音創作者了。

但是,卻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寫書的——在書裡,都是當代的聰明人,尤其是經典書籍,幾乎是代表了那年代的頂級智慧。而我們在生活中,是很難遇到那麼多聰明人的……哥白尼、伽利略、牛頓,或者達爾文、門捷列夫,甚至愛因斯坦等歷史上的巨人們,這些人在現實生活中可能都是我們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物,但透過書籍,我們卻能接觸到他們的思想。

讀書的目的

學習第一是立志

學習的第一定律和終極目標,是立志,學習一定要有一個志向。

現在很多人都是焦慮性學習,老擔心自己會被淘汰,就跑去學這個學那個。其實沒必要這樣,學習的關鍵是立志。

王陽明說:“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說閒話,管閒事?”如果你有了志向,就像得了心痛病一樣,在實現目標之前,心裡只有這件事,哪還顧得上其他。

讀書有志向,就是要知道自己要往什麼方面學習,確定自己的讀書範圍。當你有自己的讀書志向,你就對別人的書單不感興趣了。

如果你在閱讀時沒有明確的目的,沒有反思自己或將所讀內容與實際情況對比,那麼這些知識就與你無關,你就不容易吸收它們。

聚焦學習,放棄多餘愛好

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如果在我們有限的人生中,硬要去追求無限的知識的話,那就等於是把自己給廢掉了。因為我們的精力會被分散,對自己的本行鑽研得不夠,變成「樣樣通,但樣樣不精」,所以如果想成為行業的頂尖,首要就是要聚焦,聚焦於自己的業務,有些愛好必須得放棄。

王陽明年輕的時候,喜歡棋,喜歡詩,後來,為了自己的學問,把棋和詩都放棄了。

華杉說道: 我也放棄了好多自己想學的,聚焦於自己的志向和學問。以前我讀史很多,甚至讀各種歷史筆記。我的一位大哥就說我讀書太奢侈了,因為是享受生活,陶冶情操的讀書,而不是現學現用的讀書。現在我確實比以前讀書更聚焦,目的性更強了。

你要專注要解決的問題,和你的志向——專注會自動幫你篩選你需要的信息。當你心中裝著問題,滿世界都會向你提供答案,一切渠道都自動敞開,全力供應。

挑選好書的策略

挑書的基本邏輯是「只看經典讀物」。

其實書的數量根本不重要——如果要搞懂一個領域的話,你所需要看的經典書也不會超過50本,根本不用看到上千本之多。而看書最關鍵的就是挑書了,最簡單的邏輯就是選擇:

  • 著名出版社出版的
  • 再版次數多的
  • 重印次數多的
  • 符合這類書的文末參考目錄,順著這目錄找出這作者推薦的其他作者書

網紅書,知識含量太低,時間寶貴,可以等你經典書看完了再看。

至於今天很多人獲取信息的互聯網,並不是說沒有用,但問題是,從那裡尋找好內容的成本太高,特別是當一個人在入門之前,無法判斷優劣的時候,一旦把旁門左道的內容當作主流的來讀,品位就很難提高了。

楊振寧先生講,你習慣於讀什麼樣的物理學論文,就決定了你在物理學領域能走多遠。

能夠在眾多論文中迅速找到那些品位高的,是成功的第一步。滿足於隨便拿來一些論文就讀,看到一個熱門的課題就去研究,論文再多也是二三流。

經典書是基準線 : 打好閱讀基礎

“不用想太多,讀就是了”,這句話的問題在於,現在的垃圾內容太多了。寫作者良莠不齊,很多人會寫出很多垃圾作品。

我遇到過很多人,他們貌似博覽群書、知識淵博,但實際上沒什麼智慧。原因在於,他們雖然讀了很多書,卻是以錯誤的順序讀了錯誤的內容。在剛開始閱讀時,他們讀的東西沒有什麼實質性內容,也不包含什麼真理,這些內容構成了他們世界觀的基礎。然後,當新事物出現時,他們會根據已經建立起來的基礎對新想法加以評判,他們的評判自然也沒什麼見地。

所以,進入一個陌生領域,首先要從閱讀“正統”文獻或者作品開始,或者你也可以說是原著和經典。

所謂“正統”,是指在那個領域或者行業裡被主流認可的。雖然正統的東西不一定正確,事實上過去曾認為是正統的觀點,今天很大部分都被證明不准確,被修正了。但是我們依然要從當下正統的觀點入手,因為它們提供了一個基準線。

後來的閱讀,都是在基準線上做修改——建立知識體系這件事的成本,主要是要考慮時間成本和收益比。無論是對已知的還是未知的領域,建立知識體系從正統的觀點出發,恰恰是效率最高的做法。

如果想學宏觀經濟學,就先讀亞當·斯密、馮·米塞斯或哈耶克,從最早的那批經濟哲學家讀起。如果喜歡共產主義或社會主義思想,可以從卡爾·馬克思的作品讀起——以原著和經典為基礎,你才能夠獲得足夠完備的世界觀和深刻的理解力,不會再畏懼任何書籍。

一定要讀書,而不是把本來只不過是獲得知識的輔助手段而已的雜誌、文摘、新聞等等當做唯一主要手段,只有這樣才能站得高,更好地辨別真偽優劣。

了解一個領域所需要的5本書籍

當你選定一個領域展開學習的時候,《不可能得技藝》作者”科特勒”建議你找其中五本書來讀。

第一本是通俗易懂的暢銷書。它能讓你迅速了解基本知識,熟悉這個話題。

第二本是熱門書,通俗性稍弱一點,技術性稍強一點。這本書能讓你能體會到其中技術性的樂趣,你會感到興奮和刺激。你要把其中最喜歡、最能激發你的想像力的東西記下來,這種細節往往是你要找的方向所在。

第三本是專家的視角。這本的技術性更強,作用是讓你看到專家是如何考慮問題的。特別是這種書能給你帶來大局觀,能開拓你的視野。

比如同樣是講樹木,這種書會從系統生態學的角度去談樹木,幫你跳出來,從更大的視野去看這個問題。同樣是研究夫妻關係,這樣一本書能夠從社會心理學、甚至從社會心理學的歷史發展來分析夫妻關係的演變。這種視角能給你帶來高觀點。

第四本是一本真正的硬書,是最難啃的一本,是這個領域的專家寫給專家看的書。讀這種書要識別的是現在專家對哪些話題最感興趣。同樣是講人工智能,通俗的書會講人工智能有多強、人工智能會不會取代人類的工作之類,而這種書則會講當前人工智能技術的真正難點所在,比如卷積算法的命門。讀這樣的書你會發現一些流行觀點是錯的。

第五本是關於領域未來走向的書,它能讓你感知到最前沿的東西。

這五本書其實只是象徵代表。如果你要做學問的話五本書遠遠不夠。而如果你是要在領域裡找個位置做點事,或者已經有一定的知識儲備,那比較淺的書對你來說就是不必要的了,你可以直接讀第四本和第五本。

但是不管你怎麼讀,這裡的心法是一定要主觀地讀,要帶著問題和方向性讀。

科特勒的建議是讀三個點:

第一點,領域的歷史敘事。這個領域的大故事是什麼?大圖景是什麼?以前困擾人們的是什麼問題,解決了那些問題又來了什麼問題,現在大家最關心的是什麼問題?你得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

第二點,是相關的術語。什麼叫「不確定性原理」,什麼叫「自旋」,什麼叫「定域性」?這些行話不懂你沒法跟內行交流。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你要把讓你感到興奮的東西記下來。這些是刺激你下一步思考的東西,是你行動的方向。

這裡說的讀書,不是為了總結那些書的主要內容,沒人會考你。高手學習一定是以我為主,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技術基線,作為下一步學習的基礎。

新書怎麼挑選 : 從簡單到高級,三個找書的辦法

那好書去哪找呢?如果你也對讀新書感興趣,萬維鋼提供了從簡單到高級,三個找書的辦法。

最簡單的辦法是看推薦。他說他幾乎所有英文書都在亞馬遜買,而亞馬遜的推薦算法很不錯,它能從你以往的購買記錄中發現你的興趣,向你推薦新書。有很多書都是這麼發現的,他經常為了找書專門去亞馬遜網站閒逛,就好像逛一個實體書店一樣。

比較專業的辦法是跟踪主流媒體的書評。 《紐約書評》,有可能是美國最值得讀的報刊,上面有新書的書評,有高手的綜述文章,還有各種新書廣告。幾乎所有重要媒體都有書評欄目。最近哲學家丹尼爾·丹內特出了本新書,《從細菌到巴赫再回來》,結果《紐約書評》、《紐約客》、《經濟學人》等好幾個媒體都登了書評。如果你跟踪這些媒體,你就不會錯過特別重要的好書。

但最高級的辦法是跟踪作者。你應該對現在活著的、特別有想法、特別能寫的人都有誰,心裡有個數。什麼納西姆·塔勒布、戴維·布魯克斯、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蒂姆·哈福德、邁克爾•劉易斯、泰勒·科文……這些人剛剛出了什麼書,甚至正在寫什麼書,你讀多了就會注意到。

選書讀好像看足球一樣。初等球迷看朋友圈發的射門集錦,一般球迷看世界杯和歐冠這樣的大場面,資深球迷則跟踪所有重要球員的動態。

如何提升閱讀速度?

閱讀的硬體限制 : 接受信息的帶寬,以及我們人眼識別圖像的速度

人閱讀的速度有兩個瓶頸——我們人腦接受信息的帶寬,以及我們人眼識別圖像的速度。所以,我們的閱讀不可能無限快。

先說說人腦的帶寬。

根據今天對腦科學和認知科學的研究,人一秒鐘能接受的信息只有大約100-200個比特,換算成漢字,就是大約12-25個。

如果閱讀速度真能達到這麼快,那麼一分鐘可以閱讀700~1500個漢字,就是一本大32開圖書的一到兩頁。這是非常快的速度,一本400頁的小說4-7個小時就讀完了。但是,一般人讀書達不到這個速度。

再說說第二個瓶頸,就是眼睛和腦子一同識別文字圖像的速度。

人類需要閱讀這件事,其實出現得特別晚,也就是這幾百年的事。我們的大腦,還來不及進化出這樣的普遍功能。閱讀是要把大腦裡原來用於識別圖像的區域,強行劃出一部分來識別文字。而且,還要在文字的音、形、義、字、詞、句、段落、篇章之間構建關係,這是需要長期艱苦訓練才能獲得的能力。

遺憾的是,閱讀文字,我們的眼睛看到的是圖像,腦子需要做一次圖像識別,才能理解詞彙。讀書越多,圖像識別的速度越快,但遇到一個生字卡殼,速度就馬上會降下來。

當然,在腦子識別圖像之前,眼睛需要獲得圖像信息。如果我們眼睛的分辨率非常高,真能做到一目十行,那麼圖像識別的速度也能快一些。

但不幸的是,我們眼睛視網膜只有中心區域分辨率高,它也就覆蓋我們眼睛前方大約1度角的範圍。

1度角有多大呢?

你把手臂伸直,豎起食指,食指的寬度大約就是1度角。也就是說你把書放那麼遠,大約能一次看清楚四到五個漢字,如果書捧得近一點,不過三個字而已。

當然有人可能會問,我看到的畫面有幾十度寬啊,那其實是我們人腦合成出的圖像。

看過魔術表演的朋友會有這樣的體會,你眼睛越是盯著魔術師的手,越看不清他的把戲,這是因為他的手動作太快,你的眼睛和大腦來不及合成圖像。

上面講的這些都是人的生理極限,沒有辦法改變,你也不要試圖改變。

讀書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要怎麼提升閱讀速度?

首先,你要知道,從來就沒有所謂的”閱讀速度”,只有”理解速度”。

讀書,是一個”接收”信息的問題。現在有各種關於“速讀”的說法,但從信息論的角度來看,閱讀速度並不是由你眼球轉動的速度決定的。

接受一段信息速度的快慢,取決於這段信息對我們來說,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預測」的。

如果作者說上半句你就知道下半句,作者說一個典故的開頭你就知道結局,那麼這本書你顯然就可以讀得非常快。而如果這本書的內容對你來說是全新的,讀到哪一段都一驚一乍,那你就只能慢慢細讀。

所以,看書快只是個假象,從根本上來說,是取決於這個人以前讀過多少書——本質是這個書中的觀念以前就學過了,大腦對這瞭如指掌——所以這部分就可以跳過去或是快速帶過,而不用再花時間重看一次。

也就是說,對一個領域了解越多,讀這個領域的新書就越快。小說看多了,再看新小說就覺得到處都是俗套。

這樣推導下來,看書快的原因是省略了很多的理解時間,看書就很像是在作複習一樣,只要你的理解速度越快,你的看書速度也就能越快。

如何增加你的理解速度?

如果一件事情你能很快的做出理解做出反應,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你已經不是第一次經歷過這個情況了,往往是你先有第一次的經驗,然後你獲得了某些結果,你根據這反饋做出反思做出修正,而再次經歷一樣事件時,你就能條件反射的喚起之前的經驗,很快的做出應對。

比如說,當你拿到個陌生的食譜時,第一次會先仔細地按照比例量好配料,然後按照步驟一步一步的操作,其中可能會有操作失誤,導致整批材料報廢要重來,而當你煮這道菜超過10次後,也許你已經把食譜背住了,不用每做一步看一次食譜了,而當你煮超過100次時,你甚至可能都不用拿磅秤出來精準的計算,而是憑著經驗直接大手抓配料。

也就是說,當你重複的操練後,你的基礎就很牢固了,能熟能輕巧,不用再看食譜,而是可以憑著經驗直接料理。

所以我們再次推導,理解速度快的原因是”基礎牢固”,重複過多次,已經深入腦中理解透徹,不用再花時間理解了。

如何讓你的知識基礎穩固?

在人的記憶中,可以區分成三種記憶階段: 瞬時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

瞬時記憶就是你平常經歷的很多事,但你就是稍微瞄過,沒有進入到你的意識中,甚至你可能根本沒印象有看過這東西。比如,路邊的站牌,或是廣告傳單信息等等。

短期記憶就是這東西有引起你的注意了,但如果沒有讓你特別印象深刻,或一直重複的話,你也很快就會忘記的。比如,你臨時記的一組客戶電話號碼。

長期記憶就是進入到你的深層記憶中,在做回想時,你可以很容易的調用這些內容。比如,你可以清楚的記得你第一次出國玩的細節,或是以前學生時代跟同學一起苦讀的時光。

而其中,只有長期記憶是”牢固”的——是我們很容易回想和調用的——所以我們的目的也就是要將所有有用的信息都轉化為長期記憶。

這對應在閱讀上,你可以理解為當我們看到一個很重要的新觀念時,就要想辦法透過一些”加工”的手法,把它從”短時記憶”移入到”長期記憶”中,這樣才能記得牢,才不會在下次看到時還以為是新觀念要再重記一次。

而在記憶加工裡,有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攝入易提取難,攝入難提取易】。

舉例來說,如果你背一首唐詩,你只念過一次,那麼這樣攝入是容易的,但是當你要回想時,提取就難了。

而如果你把唐詩重複念個100次,不僅念而且還抄寫,還作筆記,還畫分鏡圖把它拍成影片,甚至是編成一部小說,那這樣雖然攝入很難,需要花你很多功夫,但只要你一回想你就能很快地從記憶中調取出來,不會忘記。

所以,任何人在最開始看書時一定都是以”精讀”為主的,不管是劉潤,樊登,或是任何你想的到看書很快但又很有料的人,在他們最一開始接觸新觀念的時候,一定都是看得很慢很慢,三不五時都要停下來思考的。

我從來沒看過哪個讓我從內心佩服的人是使用速讀方法來學習的,反而他們都會自嘲自己的看書速度很慢,常常看到什麼新觀念都要停下來做筆記,有可能用一整天的時間來消化理解——那個思考的時間就是在增加攝入的難度,以及降低提取的難度。

樊登在《讀懂一本書》裡說:大概集中讀了一百本書以後,我能明顯地感覺到自己讀書的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輕鬆,而且很容易抓住重點。這說明久而久之的訓練給我帶來了極大的好處。

也就是說,這是個倒吃甘蔗的閱讀觀念,由於樊登在一開始讀書時有打好底子,有透徹的理解書中的核心概念,這樣看到後面其他書時就會很像是複習一樣,看到什麼觀念,都可以舉一反三,想到另外個觀念也是相同的原理,互相應證。

而如果是使用速讀方法來學習,雖然乍看之下閱讀速度很快,能看很多書,但代價就是理解程度不高,有時候看完後隔幾個月重看,還會以為看到的是新書,因為之前看的都忘光光了。

《如何學習》的作者亞當·羅賓遜說:所謂速讀,就是快速找出哪些是不需要讀的;所謂略讀,就是瀏覽一篇文章後,決定什麼是重要信息。

速讀的秘訣並不是快速看過所有的內容,而是知道什麼內容應該細嚼慢嚥、什麼內容應當快速略讀,而什麼內容你可以完全忽略——只要你不在無用的信息上花時間,你的閱讀速度就可以提高。

記憶理解在於加工信息 : 將”生信息”變成”熟信息”

人類大腦思考的原材料就是信息模塊,如果某個信息經常被思考,那這個信息就會被大腦存儲到“長期記憶”中,以便隨時調用和加工。

所以說記憶是思考的分泌物、殘留物、副產品,為了記憶而記憶最後什麼都記不住——就如王陽明所說的:“誰要你記得呢?你若曉得,不必記得;你若記得,必不曉得!”

那麼“長期記憶”究竟能有多長呢?

是1年、2年、3年,還是10年、20年、30年,換句話說,長期記憶中的信息和知識會永遠存儲在我們的大腦中嗎?好像不能。好,那我再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在很小的時候學會了騎自行車,稍大一點之後又不騎了,在二三十年之後,你還會騎自行車嗎?你會說,一定還會的,那怎麼能忘?這時,你可能就困惑了,為什麼有的信息、知識和技能會終身存儲,而有的似乎又不行呢?

原因在於——在我們長期記憶中呢,實際上存在著兩種不同性質的信息,一種是可能會被工作記憶隨時調用加工的信息,而另一種就是已經被完全加工好了的信息。

對第一種信息而言,如果工作記憶長時間不調用它不加工它,那它也會面臨被遺忘和被拋棄的命運;對第二種信息而言,它被反複調用和反復加工後,已經從一種“生信息”變成了“熟信息”,這個可以直接使用的“熟信息”最終才能徹底刻印在長期記憶中。也就是說對信息的一遍遍調用,一遍遍加工的過程,本質上就是對信息的一遍遍思考過程,一遍遍理解過程。

那你可能會說了,不就是“理解”嗎,這不很簡單的事情嗎?

不,這個事兒很不簡單,很難。

因為找What、How和Why的過程是一個“抽象思維”的過程,但進行抽象思考、理解抽象概念,必須要經過一個人類固有的艱難的特殊“學習模式”。

啥“學習模式”呢?

其實在人類中每一個成員的學習模式都是一樣的,包括孔子、蘇格拉底、釋迦牟尼、耶穌、牛頓、愛因斯坦、霍金、喬布斯、巴菲特、比爾蓋茨——那就是“一定要利用已知的事物來理解未知的事物;一定要利用已知的概念來理解未知的概念”。

換句話說,人類只能通過“打比方”和“做比喻”來學習。

比如,你第一次教上了年紀的老爸老媽使用手機的“街口支付”功能,你把他們領到了家門口的超市,選完貨你到櫃檯前打開了他們的手機,然後邊說邊操作:打開街口,指紋解碼,出示付款碼,讓店員掃。你講的行雲流水,操作也很簡單。但一個月過去了,當你再次打開老爸老媽的手機時,驚訝的發現在這一個月之中就只有一筆結帳紀錄——沒錯,就是你上次操作的那筆。你感到很疑惑,不解的問:”上次操作不是很簡單嗎,難道這個月你們沒買東西嗎?”老爸老媽說:”買了。”你又問:”那怎不用街口支付?” 老爸老媽無奈的表示: “心裡沒底兒”。

是的,你的老爸老媽根本就沒有理解手機支付是怎回事兒,怕扣錯錢,所以在現場沒孩子陪同的情況下,他們還是回到了默認的結帳模式,用現金支付。

但如果這時,你能夠用比喻的方式,調用他們腦中已知的事物,來解釋手機支付這個未知的事物,那他們就會秒懂。比如你可以這樣說 : 老爸老媽你們看阿,由於手機已經和你們的銀行卡綁定了,所以手機其實是一個”存摺”,你出示的二維碼,其實就是個”銀行”,你用手指解鎖,其實就是”存摺密碼”。你點的支付其實就是你跟銀行櫃員說的那一聲”是”。就和你們到銀行匯完款後可以轉身就走是一樣的。怎麼樣,好使嗎?肯定好使。為啥?因為。銀行、存摺、匯款、櫃員這些概念,是你的老爸老媽早已熟悉的概念,所以當你把“手機支付”這個新概念嫁接到這些老概念上之後,你的老爸老媽也就能夠做到完全理解了。

其實人類這種學習模式所造成的“理解”困難,主要原因在於,由於理解一個新概念的過程,是把已知正確的概念,從長期記憶中調取出來,讓它進入到工作記憶中重新加工,並賦予新意義或是與新情景相結合的過程——在這之中,必須重新排列組合自己的知識體系——要消耗大量能量,很容易陷入一種“超負荷狀態”。所以我們就會感覺這一過程很難、很累。這樣,我們就能夠解釋,為什麼孩子和大人們普遍都不願意學習了。

現在了解了這概念後,那我們又怎麼來驗證自己對新概念新知識是否理解了呢?

檢驗標準就一個“會用”。

啥意思呢? “理解”確實也是有深淺之分的,有的時候呢,你感覺你理解了,可這僅僅是感覺而已,你未必能將這個新知識運用到其他環境中去,說白了就是,你學到的知識“無法遷移”,“不能使用”。

比如,在以前數學課時,我們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老師在課堂上所講解的題目都特別簡單——你會覺得在羞辱你的智商,不用10分鐘,你對這些數學公式和定義就理解和記憶的差不多了——但真正要考試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難度怎麼直線上升了,原本熟悉的試題全都變成了陌生的模樣,立馬懵逼。

這就叫知識無法遷移。

是的,你是理解了,但是你理解的知識沒有”活性”,它是“死知識”、“標本知識”、“機械知識”,你只啃到了知識的“表皮”,但你沒有觸碰到知識的“深層結構”。

這種表面知識由於強烈依賴於之前提供的類比或者解釋,所以你只能在熟悉的環境下才能理解這個知識。換句話說你所謂的已經理解了的這個知識,還不能成為你未來理解新知識的工具。所以,可別動不動就說你明白了,不是那樣的。

在某個領域擁有深層知識的人,他一般都會具備這麼幾個特點:一是能夠掌握本領域的全部知識點;二是能夠把這些知識點串聯起來;三是能夠活學活用學以致用。可見,深層知識極其珍貴,來之不易。所以吧,平時別看篇雞湯文就給人講人生,別看兩集養生堂就給人講醫學,別看30分鐘新聞聯播就給人講政治,這是病,得治——因為你講的這些不但不是什麼深層知識,可能連表面知識都不是,這種零散的,不構成系統的知識幾乎沒什麼用。在一個領域內,一個人可能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能夠掌握深層知識。

那要怎麼學這些深層知識呢?

其實就兩個字“訓練”。

比如,每一名在路上狂奔的牛逼司機,其實都曾有過一段心酸的學車往事。什麼先踩離合再打火,什麼掛上擋後鬆離合,什麼速度上來增擋位,什麼早點剎車做準備。這一堆複雜的操作,讓我們剛學車的大腦幾乎處在崩潰的邊緣。

當然,在我們成為一名老牌司機後,你別說旁邊有人說話了,就是看到前面有事故了,那也照樣會牛逼轟轟,瀟灑自如地一手扶把,一手把車玻璃搖下,再一手往窗外彈彈煙灰。那為啥前後差別會這麼大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像踩油門、踩剎車、觀察車速、把握方向等等環節,你早已練到了不加思索,自動完成的程度嘛。這些動作和技術要領,已經不需要再佔用你極其有限的工作記憶空間去重新思考了——這些技術已經從我們的“工作記憶”轉移到了我們的“長期記憶”,並且變成了我們的自動化技能——那這時你才能給你的大腦騰出足夠的思考空間,去嘮嗑,看風景,聽廣播。

所以說,要想掌握深層知識就只能通過訓練來實現。那訓練的又是什麼呢?

是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就像是足球的盤帶技術,數學的定理公式,要把這些基礎的東西一直訓練到不用思考就能自動完成的程度。

“工作記憶”是我們處理和分析信息的核心記憶系統,我們當下能夠分析、處理複雜問題,很大程度上就是工作記憶在起作用。你的工作記憶空間越大,也就意味著你比其他人更善於思考。但工作記憶的空間是很有限的,這也是人類認知水平的一個瓶頸,一個人的工作記憶空間再大,也最多能同時處理約4到7個左右的信息模塊。

既然工作記憶空間有限,無法改變,那我們就只能通過練習,讓一些相對基礎的知識和技能,不過多佔用工作記憶空間,從而給那些需要更多注意力,更複雜的信息騰出更多的地方。

所以,要想學好一門知識,就要對這一學科內公式定理、基礎概念進行反複使用反複訓練,最後在大腦中達到自動化的程度。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用這些基礎知識去理解新知識,我們才能清空我們的工作記憶空間去思考,我們才能學到知識的“深層結構”。

閱讀天坑 : 速讀是邪魔歪道,任何人都不應該碰

現代人有很嚴重的知識焦慮,包含我也是,就覺得好像不學些什麼,就會被這世界給狠狠地拋在腦後。

在你努力學習的同時,問題來了。

你在進步,你的競爭對手也在進步,一來一往相抵銷,好像怎麼學都是白做工,你想超越他,勢必得付出更多的努力。

那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讓你的學習效率提升2倍甚至3倍呢?

很多人想到要讓學習效率提升,很直覺的認為,那我只要【加快閱讀的速度】,比別人多看2-3倍的書,那是不是變相地,在單位時間內,就學得比她多了呢?

怎麼樣用最短的時間把一本書讀完,被很多人認為是成功的捷徑,甚至還有開發出一門專業的技術,叫做【速讀】。

那麼速讀是什麼呢?

【速讀】是一門快速閱讀的技巧,讓你學會後,可以從一分鐘看300個字,進步到每分鐘可以看3000個字甚至上萬字。

很不可思議吧,以前【一目十行】這種形容天才的成語竟然真的可行,並且可由後天學習,一般人就能學會。

【速讀】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當時美國國防部為了使軍官能有效又迅速地判斷空中快速行進的戰機標誌,而發明了速視儀裝置。藉由快速閃示視覺刺激,讓軍官可以在1/500秒內辨別極小的飛機圖像。

所以速讀的核心概念是,在快速閃過的圖像中,大腦要能辨別出是什麼訊息。

如果你想學會速讀的話,需要克服2個要點 : 不默念,以及水平閱讀法。

不默念有個專有名詞,叫做【眼腦直映】。

一般人在看文章的時候,比如你現在看的這篇文章,在你邊看的同時,你心中是會一個一個字把她唸出來的。

這時候的神經鏈結是這樣的,書→眼→口→腦。所以,你必須要先等你唸出來後,才能去看下一個字,看書的速度就是被這樣拖累的。

而不默念,就是讓你的神經鏈結,變成書→眼→腦,「眼睛看」→「頭腦想與記憶」,從眼睛直接跟腦袋做連結。

人的閱讀速度會遠大於講話速度,當你戒掉默念講出來的習慣,把讀的部份去掉,只保留單純的閱。瀏覽過去,眼睛終於不用再等嘴巴了,看書的速度就會像火箭起飛,大大的提升。

第二個要點,水平閱讀法的核心概念是擴大視野。

眼睛視線所及常是一個面而非一個點,例如:看風景、照片、電影等圖像時,人能看到整個畫面,並不需要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依序地看。

但是,我們人在閱讀的時候,如果是看水平文章,會從左看到右,看垂直文章,會從上看到下。

以看我現在這篇文章來說,你的視線會一直左右掃視,從左看到右,又從右拉到最左邊來看下一行,視線的幅度起伏會很大。

水平閱讀的方式,就只看中間的部分,看中間的點。

用視野擴大的方式,一次看整段話,把他直接印在大腦中,而不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看,將多行文字以形成一個畫面的方式,一次看整個頁面。

讓自己的眼睛像照相機一樣不停的拍攝,這樣你隨著訓練,可以一次讀兩行,一次讀四行,甚至一次讀一整頁。

就像你看到字卡快速閃跳,可能只有0.5秒的暫留時間,雖然你沒看清楚,但是你的大腦還是能隱約辨識出是什麼字。

講完了速讀的原理,我說一下我對於速讀的看法。

速讀這種方式,很多人認為是愛看書者的福音,但我覺得很雷,超級雷,任何人都不應該去學習這種看書技巧。

學會這種技巧會讓人越來越笨。

怎麼說呢?

因為閱讀是一個三步驟的過程 : 注視、掃描和處理。

「注視和掃描」其實只是完成了閱讀中接受信息的部分,由於在快速閱讀的過程中,大腦需要在工作記憶中同時加工多個信息元素,這使得容量有限的工作記憶出現超負荷,所以你很難記住看過的內容。

羅格斯大學提出閱讀效率概念的Fry博士說,「閱讀速度快的人,往往理解率低,是個歷來令人迷惑不解的問題。」

而真正的閱讀需要在大腦內進行複雜的處理加工,「處理」的過程是最重要的,他在跟舊有資訊做連結的動作,同時也是最花時間的。

但是如果你通過速讀,快速瀏覽過去,你就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處理資訊,來做思考,他們就會在被理解之前就從工作記憶中掉出。

所以,看書快的代價就是理解能力降低,因為你犧牲了大腦去解碼資訊的時間。

在你這個還沒理解的同時,你就已經在看下一個了,這也是孔子所說的:【學而不思則罔】,只學習而不思考會迷惑而無所得。

也就是說,閱讀這種事情,並不是單純的下載資料,而是文字要和腦內資料產生化學反應

你需要把新觀念跟腦中舊有的想法做連結。

比如說你看到一個新品種的水果,想要知道他是什麼味道,吃了之後,你說不出來是什麼味道,但是你會覺得有點百香果加上鳳梨的綜合味道。

就這樣,你透過舊有的資訊,來解讀新資訊。

你想想看,你不懂法文的話,給你一本法文的書,你腦中完全沒概念,雖然有看過去,但是沒有任何資訊可以跟腦中舊有概念做連結。

雖然有看,但還是會完全沒印象。

所以,如果當你在看新領域,或是較為艱深難懂的書,你腦中沒有這方面的知識,你大腦同樣會無法解讀【快速印象的那個圖像】是什麼意思,會像是看無字天書一樣,就只是讀而無法理解內容。

我認為最好的讀書方式是慢讀,精讀——想增加學習效率,應該注重於理解,而不是數量的提升。

我看書真的是非常的慢,我常常看到一兩頁,看到某個沒看過的新概念,就會停下來很久,開始想想這概念對我有什麼關聯,有啟發了我什麼,或是我生活中有沒有案例可以解釋他。

一本二十萬字左右的書朗讀完,也不過十幾個小時,中間斷斷續續,也能一個星期內搞定。更多的時候,時間花在那些需要停下來認真思考的部分,需要停下來心平氣和地開開腦洞的部分,需要反复搜索尋找更多資料與關聯的部分……反正,眼球快速移動本身,沒有任何意義。

閱讀,是為了理解,而理解這事兒,慢,即是快;快,便是無。

在我精讀的過程中,我其實是在培養思維能力,我是在找他的底層邏輯。

我用個簡單的例子來解釋。

如果你有做菜的經驗的話,你在看網路上食譜的時候,你會發現肉,海鮮等等都有不同的料理方式。

我以王剛的視頻【紅燒鯉魚】作為例子:

  • 1.備料 : 將魚處理好後,五花肉切成小塊,增加香味。切香菇,代替味精,提升魚的鮮味。切大蒜,生薑,小蔥。
  • 2.料理 : 加入底油燒至五成熱,把魚兩面先煎焦酥金黃,撈出。加入豬油,蔥薑蒜粒爆香,加入香菇蔥粒。
  • 3.調味 : 加入蠔油,生抽醬油,啤酒。加入胡椒鹽,食用鹽,白糖提鮮。放入鯉魚下鍋燒熱6分鐘。
  • 4.擺盤 : 撈出鯉魚。把鍋內湯汁大火燒開,加入澱粉勾芡,淋在魚上面。

以上就是一道完整的食譜,你可以把他想像成一本書。

不同的書都是重複一次這樣的料理過程,只是材料不同。

而底層邏輯是什麼呢?

就是將他解析開來歸類,你會發現相關的料理,步驟的處理都是一樣的。

都是可以分為 : 備料,料理,調味,擺盤的階段。

並且,肉類都要先川燙過,來去除血水,而海鮮就要加入薑片和米酒來去腥味,或加入豆瓣醬來提味。

這樣當你知道底層邏輯後,你就能舉一反三。

你就不單單的只是看,而是會去思考,為什麼要加入蔥薑蒜? 加入的作用是幹嘛用的?

這樣面對從未處理的料理時,比如鹿肉,你就知道是肉類,要川燙,知道該怎麼處理他,該怎麼調味。

所以,當你學習新領域的時候,你只要去深入研究,掌握他的底層知識,掌握他的本質,剩下的你就可以直接用推理的,這也是學習最快的方式。

認知心理學研究早就發現,人們在學習一個概念的時候,花費越多的心思,嘗試用自己的話語去重新演繹它,或者是嘗試理解這個概念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意義,就越能牢固地掌握這個概念。

所以,精讀不同於速讀,雖然乍看之下犧牲了讀書速度,但由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反而在日後接觸新信息時,能更容易理解。

當然很多人會覺得說,可是那些標榜【速讀】學習的孩子,成績都很好。如果速讀對思維能力有害,那成績好,這要怎麼解釋呢?

我對於成績好的定義是這樣的:【對於不喜歡的科目也能耐著性子,並且有很強的找答案能力】。

在台灣的教育中,要拿高分,比較需要的是【記憶力】而不是【思考能力】,也就是你要多做考古題,把那些題型背下來。

需要的是【找答案】的能力。

想拿高分,其實不需要你有什麼思考能力,你光看題目怎麼出就知道了。

歷史題目會考:【甲午戰爭發生在西元幾年?】

這完全就是考記憶力,但甲午戰爭發生在幾年,根本完全不重要阿,只是個年份。

但如果是考:【為什麼會爆發甲午戰爭?】

這種題目才有意義,因為會讓人去思考背後的原因,而不是單純的背答案。

考試找答案,思考終止,思維僵化,提問才是思考的開始。

很多人功課好,但是出社會後,反而沒什麼進展,就是因為找答案的能力已經不再適用了。在出社會後,有明確答案的選擇題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地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申論題。

速讀對比於精讀,核心概念不一樣,一個是找答案,一個是找問題。

速讀可以快速的瀏覽找到答案,在以記憶力為考量的考試環境確實可以拿到點優勢。但是出社會後,已經沒有關書考這種東西了,人們也終於不用逼著自己再去學不感興趣的科目,這時候深入思考的價值才會發揮出來。

因為你在慢讀的過程中,你不只會理解作者的論點,你還會找出為什麼作者會思考出這樣的論點,他背後的信念是什麼,你會提出一個又一個的好問題,幫助自己思考。

最聰明的人,第一流的人才都是能提出好問題的人,這也是速讀所不能培養的能力。

回到主題,要如何加快你的學習速度?

真正好的學習方式,並不是看100本那個領域的書。

畢竟廢書很多,有時候作者自己都搞不懂自己在寫什麼,讀這種書反而有害。

速讀是一種本末倒置的方法,不是看書要多,而是要去深刻的理解他,找出最底層的觀念,舉一反三,這樣看到類似的,就算你不用看書你也能知道內容。

正確的做法是,直接找經典書看,讀10本,各讀3次,把一本書一字不漏看完,去理解背後的底層邏輯反而會更好。

這樣才不用每次看書就像看一本新書一樣,本質理解夠深刻後,可以直接用推理的,這也是提高學習速度的根本辦法。

也許速讀真的有其優點,但是我到現在都還沒看過精通速讀的人能說出什麼大道理,大多都只能說出很表面的想法。

相反的,讓我有所啟發的文章,他的作者都是精於精讀,看書很慢,但卻擁有深度思考能力的人。

養成精讀,慢讀的習慣,可以培養找出底層邏輯的能力,對你會大有幫助。

畢竟,深度思考的能力,在現代是稀缺品。

如何真正記住知識

綜觀各類讀書方法,能夠幫助自己真正記住的方法無非是:關聯、輸出和實踐。

關聯,就是你在閱讀時突然想到了其它知識,或是對觸動自己的知識主動發問:這個道理還能用到哪裡?

這些靈感火花和提問習慣非常重要,千萬不要輕易放過它們。

輸出,就是用自己的語言教授出去,就像這篇文章中被我引用到的知識,我一定會記得特別牢固。

因為想要把它們說清楚,就必須逼迫自己用原來的知識去解釋它,這個過程不容易,但一定會讓自己理解和思考得更深。

而實踐,則會把你的所學融入到身體裡的,可以讓你隨時提取並終身難忘。

關聯:還有哪個現象可以被解釋的

李叫獸說到 : 我在看書或者接觸任意一種信息的時候,一旦發現有價值的理論,總是問自己:還有哪些現象可以被這個理論解釋?還有呢?還有呢?

比如我在一本講神經心理學的書籍中偶然看到這樣一句話:

人的爬行腦(控制人的慾望的那部分大腦)更加喜歡視覺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信息。這句話如此之簡單,任何人看完、學習完甚至把它背得滾瓜爛熟都不會超過5秒鐘。但是我卻當場就學了1個小時以上。

我問自己:我遇到的那些現象可以被這個理論所解釋呢?如果不找出至少5個現像我是不會罷休的。

首先我想到了iPod的文案“把1000首歌放到口袋裡”,這句話顯然比“小體積大容量的mp3”要好的多,因為上面說了“人的大腦更加容易理解和記憶視覺化的信息”,而“1000首歌放在口袋裡”能夠就是更加視覺化的信息。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真正導致人與人之間知識水平差異的,往往並不是知識數量,而是知識之間的聯繫。而且隨著知識的增多,建立聯繫的收穫也會越來越大。當你只有一個知識的時候,增長1個知識可能就是增長1個知識。但是當你有10000個知識時,接觸1個新知識可能意味著增長了5000個知識——因為你跟其中一半的知識建立了聯繫。

羅振宇也曾提到他是這樣學習的:“我每天要求自己寫夠五篇閱讀心得,不用長篇大論,短短幾個詞就行。因為真正的學習就像是縫釦子,把新知識縫接到原有的知識結構中,每天寫五篇閱讀心得就是逼迫自己原來的知識結構對新知識做出反應,然後把這些反應用文字固化下來,縫接的過程就完成了。”

可見“縫接”是深度學習的關鍵,而大多數人只完成了“獲取知識”,卻忽略了“縫接知識”這一步,因此,他們的學習過程是不完整的。有些人做了一定的縫接,但縫接得不夠深入,沒有高質量的產出,也使學習深度大打折扣。

那些專家高手們都有意無意地堅持著這個思維準則:但凡收穫一個感悟、了解一個觀點或是學到一個知識,只要觸動了自己,就要想辦法讓它效率最大化,而效率最大化的辦法就是主動關聯到別處,並讓自己的行動發生改變。

所以你不妨也把這句話當作口頭禪,時常問自己:這個道理還能用在什麼地方?

輸出:教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暗時間》的作者劉未鵬說:“教”是最好的“學”,如果一件事情你不能講清楚,十有八九你還沒有完全理解。當然,教的最高境界是用最簡潔的話讓一個外行人明白你講的東西。

把你學到的,總結好的,琢磨清楚的那些知識傳遞出去,分享給你身邊的人。

“教”,不一定非要像老師一樣在課堂上給一幫學生講……“教”可以有很多種形式,比如,“分享”,就是“教”的一種形式。在飯桌上都可以進行:

“我最近讀到一個新的概念,特震撼:原來肥胖症居然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傳染的!”

如果你的朋友對此感興趣,那你就要再仔細一點說明其機理,其作用,甚至用更多的來自自己身邊的例子去講解。在一來二去的交談中,你會發現自己也還有很多沒弄明白的地方,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更準確的陳述,需要更精彩、更令人信服、驚嘆的論據…… 怎麼辦?回來改進唄,下次在另外一個飯桌上再演練一次……

分享,不僅需要能力支撐,也是培養能力的最重要手段。知識分享,沒有成本,只有收益 —— 雙方都有的收益 —— 教授和縫接會相互鞏固,形成循環。

分享的技巧很簡單:

真誠,只分享自己確實覺得好的東西;也是真誠,絕對不能居高臨下地裝逼;還是真誠,對方完全有可能不理解你。

《寫作,是讓你影響力倍增的技能》 : 從0開始,帶你寫出爆款文

實踐: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我覺得非常重要的思想,比如說我們今天聊的是讀書的話題,也經常有人找我要書單,恨不得照著我的書單讀一遍,但實際上別人的書單對你也沒什麼用,你自己要讀什麼書,那是你自己的事。

讀書最重要的就是代入自己,切己體察,事上琢磨,必有事焉,一切都是基於自己的知行合一,而不是說別人的好就一定適合你去學。

閱讀的目的是行動

閱讀本身,幾乎沒有任何價值;閱讀之後的思考,思考之後的選擇,選擇之後的行動才有價值。

一定要用起來。很多有用的東西,之所以最終沒用,是因為壓根沒用過。知識無用,這是二貨思維,所有的知識都是有用的,哪怕巫術都有用,更何況知識。可是不用的東西,沒用起來的東西,還不如虛無 —— 因為讀過、學過,時間與精力已經耗費了,這可是最寶貴的不可逆不可回收不可再生資源!

如果你每個月只讀一本書,每本書都讓自己發生一點改變,那麼一年下來就會有12個改變點。每年積累12個,五年之後,你將會與那些不讀書或每年讀100本而沒有發生改變的人產生天壤之別。

切己體察

讀書要放在具體的事情上進行琢磨,讀書時讀自己,不是讀別人,書是鏡子,是尺子,是為了照自己,量自己,不是為了照別人,量別人。

我們說讀書是讀自己,不是讀別人。

華杉說到 : 我在發讀書筆記的時候經常有一些粉絲會感覺到很有共鳴,然後轉發一堆評論,說華老師說的真對!我一看就知道他是在讀別人,不是在讀自己。

什麼意思呢?比如他說現在這個社會風氣不行,老人倒了都沒人扶,這個大家都有共鳴,這個時候就是在讀別人。讀到了社會不行,讀到了現在的人不行,沒有讀自己。

讀自己的時候就想你自己扶不扶?很多人你問他扶不扶的時候,他馬上就說,萬一是訛我的怎麼辦?道理馬上就轉過來了。所以,都是把道理用在了別人身上,沒有把它用在自己身上。

這樣去讀書讀下來還是沒有收穫,沒有進步。

所以讀書是讀自己,不是讀別人,一定是關照自己,去看、去修正自己,而不是拿把尺子量別人。

我們都拿鏡子照社會,拿尺子量別人,表面上看跟書很有共鳴,實際上都沒學到。因為尺子都量別人了,都幫別人讀,不是幫自己讀了。

事上琢磨

王陽明說: 你要學習什麼東西,就是切己體察,事上琢磨。你自己今天到底在做什麼事,你怎麼把自己手上的事情做好,你的學習就是你對世界、對知識的探索,它本身是幾十年一以貫之的探索。

不要一出現新東西,你就想趕緊跳到裡面去,其實你也跳不進去,不如把今天的事做好。就像德魯克說的——戰略不是研究我們未來做什麼,而是我們今天做什麼才有未來。

提前設想知識用法

李叫獸說到 : 當我接觸了一個新知識的時候,不光要想“過去的哪些現象可以被這個知識解釋?”,還要想“我的哪些行為可以被這個知識所改進?”

比如,知識點“人的大腦喜歡視覺化”,我的哪些行為或者工作可以被這個知識所改進呢?

首先就是我自己的公眾號,過幾周可能要寫寫“產品的象徵性價值”,如果視覺化的話,不如改成“給用戶帶上合適的帽子:你的產品會像帽子一樣,影響用戶的形象。

”還有我的演講,比如前段時間的《你為什麼會寫自嗨型文案》中,我把兩種文案寫法(追求語言的華麗VS追求影響用戶的感受)人格化成了兩種人——X型文案人和Y型文案人,從而讓人一下子記住。還有,我甚至想到了將來求婚的時候,不應該說“我想和你永遠在一起”,而是“我希望有一天我們都70歲了,仍然能手牽手走在XX的沙灘上。”(更加視覺化)

總之,當你學習了一個新的知識,一定要提前構思一下——這個知識會如何改變我的行為?將來我可能會怎麼用它?

為什麼呢?因為很多人的問題並不是缺乏知識,而是到了某個時刻想不起來應該用什麼知識。而這種提前的設想(將來我可能會用這個知識來解決什麼問題),就可以讓你形成一種“自動觸發”,到了某個問題,就可以立馬想到相應的知識。

就好像熟練的司機開車遇到突然狀況的時候,不用思考也知道松油門踩剎車踩離合——這些知識已經形成了“自動觸發”,可以很容易被應用。

搭建知識框架的方法

對世界抱有好奇心 : 總是想建立聯繫,想用知識提升現在的工作,想問“為什麼”

經常有人問我“你是如何構建知識體系的?”

寫出來後,我卻發現原來如此之簡單:

  • 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繫——看到知識後問自己:還有什麼現象可以被這個知識解釋?還有呢?還有呢……
  • 構思知識的多種用法——問自己:這個知識可以用於做哪些事?還有呢?還有呢……
  • 探索事物背後的原因——遇到反常或者有趣的事情,問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有什麼理論或者知識可以解釋?有哪些相似的事件?

我知道很多人會不喜歡這個答案,他們更加期待的是具體的一套工具——比如一個思維的模板、一個整理知識的軟件、一個搜索知識的網站或者一個優秀的書單。

但是我提供的卻是一種“無法看了就會”的方法。這種方法就像“俯臥撑訓練技巧”一樣,無法讓你看到之後就能增長胸肌,非得自己付出大量的努力來訓練才行。實際上,洞察力、知識網絡化等能力增長的確跟肌肉增長原理差不多。肌肉增長需要大量的刻意訓練來刺激肌纖維的生長,而洞察力等能力也需要大量的思考、練習和探究,來刺激新的大腦神經突觸的增長。

所以,如何構建龐大的知識網絡,並不是要單純多看書多接觸世界就行了,而是有“好奇心”,總是想建立聯繫,想用知識提升現在的工作,想問“為什麼”。

小時候你看到天空是藍的,你會問:媽媽,天空為什麼是藍的啊?所以你一直在進步、一直在理解這個世界。直到後來,不知道什麼時候,你對所有的事情都習以為常,失去了對世界的好奇心,也就漸漸失去了洞察力。當你開始覺得,天是藍的是因為它一直是藍的,公司有這個規定是因為它一直是這樣做的,某個偏方有效是因為一千多年來一直是這樣,那麼你就失去了洞察力。

John Carter教授對哈佛大學商學院幾十年的跟踪研究發現——取得偉大成就的人和取得一般成就的人最大的區別就是2點:

  • 1,他們相信自己,他們認為自己可以改變些什麼。
  • 2,他們喜歡問為什麼。他們無法容忍自相矛盾、模糊性和不清不明,他們保持著對世界的好奇心。

從權威的入門教材開始,再用問題做牽引

采銅說到: 許多人對“知識體系”的設想是,知識像商品一樣分門別類地擺放在貨架上,我們的大腦宛如一家超市,不同的知識分屬不同的類別,擺得井井有條,按需提取。

這看上去確實挺像一個“體系”。然而,人腦中的知識卻有一種與其他東西都不同的禀性,那便是“易連接性”。由知識A聯想到知識B,再聯想到C、D、E、F……由此及彼,舉一反三,這是我們的本能。

首先你得明確一點,增加所獲知識的數量和質量遠比追求搭建知識體系更重要。知識就像在膠水里打過滾的紙團,輕盈且渾身充滿黏性。知識的價值不僅取決於其本身的內涵,也取決於它跟其他何種知識存在關聯。如果一個人頭腦中具有足夠多的知識,那麼這些知識就有可能建立數量更巨大的連接——很多時候這些連接在潛意識中即可完成;而相反,如果一個人腦袋空空,所知甚少,那麼就不可能建立多少連接,知識體系更是無從談起。

從權威的入門教材開始,先掌握一個領域中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識,是建立知識體系的第一步。由於知識之間必相連接,當我們學習一種知識時必然會牽扯出緊密相關的其他知識,這其中最要緊的便稱為“先導知識”,也就是作為此種知識之根基的知識。

假設現在我要學習有關“火星探測器”的知識,那我至少要知道什麼是火星吧,最基本的知識點包括:火星是距離太陽第四遠的行星;火星與地球的距離在五千多萬公里到四億公里的範圍;火星的表面基本上是沙漠,有高山、平原和峽谷,等等。

了解這些先導知識,我們才可能對於“需要什麼樣的機器進行火星探測”有一個基本概念。如若不然,我只是知道火星探測器有“勇氣號”、“機遇號”、“好奇號”這些名稱,就跟報菜名一樣背出來,有意義嗎?不僅知道某種知識,而且知道這種知識的根源和背景,才是知識體系的價值所在。

打好了知識的地基之後,需要以問題來牽引,把知識穿針引線地串聯起來。

一塊領域的地基型知識就是那麼些,而接著往上走便會迅速發散開來,變得極為豐富和多元。沒有人有精力涉足哪怕一個領域中的全部知識,這就需要讓問題來牽引。問題就像一根金線,把七零八落的知識珍珠顆顆串起。

那麼什麼樣的問題是好問題呢?很簡單,好問題約等於“真問題”。

真問題,或是來自於你工作中屢屢遭遇的現實挑戰,或是來自於深度閱讀之中的一次主動發問,或是為改良社會、幫助他人計而尋求某種解決方案。

個人知識體系或者說知識之網的建立,要走先深後廣的路線。先深,就是說你得找到一個領域,一個猛子扎進去,越深越好,因為可學的知識實在太多太廣,你必須先足夠地聚焦,才有成為高手的可能。而當你能獨擋一面之時,就需要往其他領域擴展,把重點放在拓展知識的廣度上,但是要注意,這種廣度的增加仍舊需要與你的主業相聯繫,而不是天馬行空地去涉獵。

近百年前一位文理兼通、自學成才的大師王雲五,說過一句很好的話:“為學當如群山式,一峰突起眾峰環”。意思是說,有學問的人所擁有的知識,就像山脈一樣,我們知道很少有山是孤零零的就一個山峰,而是連綿的山峰,而這之中總有一個最高峰,這個最高峰就是一個人最擅長的某種學問或者技能,而在最高峰的周圍呢還有幾個略矮的山峰,加以環繞,它們就是一個人作為輔助的學問或技能,兩廂搭配,形成群山式,才是理想境界。

系統性閱讀,參照相關書籍

只讀一本是讀不會的,一定是系統的讀,參照相關的書去讀。

一本往往是讀不會的,畢竟是別人的東西,讀完之後你還是很難去理解,你一定是讀相關的書,順藤摸瓜,一個系統地去讀。有時候你在這本書上沒有讀懂的,你在那本書上讀懂了,所以有一個系統的閱讀,就是一定要有量。

如果你讀兵法,你拿個《孫子兵法》,十年讀這一本你怎麼讀?

你一定是對照了很多書,你讀了孫子你對照了吳起,他叫“天下戰國,五勝者禍,四勝者弊,三勝者霸,二勝者王,一勝者帝。”勝一次的當皇帝,勝兩次的當國王,勝三次的是霸主,勝四次的就有問題,勝五次的就得滅亡。

李克在會見魏文侯時說到: 百戰百勝就得滅亡。他說百戰則民疲,百勝則主驕,驕主率疲民安得不亡。你打了一百仗,全國人們都很疲憊了,勝了一百仗你肯定很驕傲了,一個很驕傲的國君帶領一幫殘兵疲將,怎麼能不滅亡呢?

這兩點結合孫子,得出了什麼?第一,先勝後戰。第二,一戰而定。

所以我們做了好多的事情要抓住根本的東西,如果百戰百勝了證明你一戰就沒定,所以你要接著戰,百戰百勝之後還要戰,那你勝這一百次幹嗎呢?我得一戰就把這個平定了,所以把這三個人的思想整合起來,再來理解就不一樣了。

讀書要順藤摸瓜

讀書讀了之後,你要順藤摸瓜,再順瓜摸藤。

華杉說到 : 通常我們讀到的一本書只是一個“瓜”,比如說我讀到麥克盧漢的《理解媒介》,我就“順瓜”讀到了整個多倫多傳播學派,也就是深圳何道寬教授翻譯的所有書。

這些交叉閱讀,讓我能和顏回差不多,聞一知十。我能夠把這些所有東西連在一起,知道一丁點兒你就能把它給掄圓了,隨著你閱讀的越多,你就能掄的更圓了,面積也會越來越大,這樣你就能觸類旁通。

這也就是儒家說的“理一分殊,一理萬殊”。到了這個境界,你就能理解到,所有的道理其實都是一個道理。

讀書就是讀人,對重要的人,要讀完他的全集

讀書就是讀人,對重要的人,要讀完他的全集,還要讀他的傳記。

每一個作者寫書,都是殫精竭慮地想把他的智慧都寫出來,你想要百分之百地讀懂,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你對一個作者很感興趣,想要讀懂他,你可能需要讀他的全集、看他的紀錄片和電影,了解一切跟他有關的內容。

華杉說到: 比如我讀弗洛伊德,我差不多讀過弗洛伊德所有的書,也看過有關弗洛伊德的電影。只有把他所有的東西都交差起來,你才能夠慢慢去體會他的思想。

我還讀過王陽明、曾國藩的全集,所以我在寫《華杉講透王陽明傳習錄》這些書的時候,對於我來說易如反掌,真的是不非吹灰之力。因為我讀了他們很多東西,我能在整體性上掌握他們。

廣泛閱讀,保持客觀中立

保持看書的隨機性——亂讀書的意義在於避免你認定值得讀好多遍的好書成為”局部最優陷阱”。

在讀書時不要只看同一論點的書,最好是找出相反論點的書一起看,這有助於你擺脫信息繭房,避免離真相越來越遠。

雅讓斯基說 : 絕大多數書,不值得仔細讀,但是閱讀量大是有好處的,除了拓寬知識面,更重要的是能夠保證自己的想法客觀中立。如果你只了解一個作者的觀點,就有可能被他牽著鼻子走。

任何專業人士想做到一流,必須對所在領域有全面的了解。也就是說,既有知識面的寬度,又對某些問題有深度的理解。

閱讀心法

每一本書必須讀完且重複讀

華杉說到 : 讀書我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每讀一本書,一定都要把它讀完。

有些人讀書是翻下就放下了,或者是前面幾頁還劃重點做筆記,後面就跟新的一樣了,不能堅持。

曾國藩說:“讀書,一本未完,不動下一本。”這個規矩我算是執行了一半,我讀書是同時讀兩三本,可能是這本讀一半,又拿起其他的書,像上午上語文課,下午上數學課一樣。但我每一本書都一定會讀完,而且是至少會讀兩遍半,這是我執行的那一半規矩。

每一本書必須要讀完,一本未完,不動下一本。

能做到這點,我覺得已經可以擊敗全國99%的小伙伴了。我經常聽人說他一年可以讀多少本書,這話跟不讀書的人說,別人可能覺得他很厲害,但跟讀書的人說,他馬上心裡一算,就知道你肯定沒看完每本書。

還有人經常問我:“為什麼你看的書,你都記得?我看的書,我都不記得。”我說:“因為你沒有看完。一本未完,不動下一本,認真讀完,你就能記得。”

還有朋友說:“有的書我看完了,但我還是記不住。”我說:“因為你只看了一遍。”只看一遍,你能記住嗎?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你看一本書,一天以後就記得大概百分之三十幾的內容,一周後還能記得百分之十幾的內容。如果你只看一遍,肯定還是記不住啊。

而且這個百分比是從100%開始計算,假設讀完那一刻記得100%,而實際上起點可能就只有20%,那一周後就只有3%了。

溫故而知新,不溫故則無以知新

溫故而知新後面有一句話叫不溫故則無以知新。

我們有一句話叫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其實99.9%的人在哪裡跌倒,就還會在哪裡跌倒——人犯的錯都是常見錯,得的病都是常見病,但是你沒吸收沒注意,下次還在那。

所以說,一定是千金難買回頭看,一定要不斷地往回看,叫做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這個“習”字有兩個意思,一個就是要不停地複習,考試你不復習考得了嗎?第二個“習”是“習”,是講小鳥學習飛翔,是講反复練習。你得在你的事上反复地練習,你才能夠真正地學到它。

重複看、重複看、重複看

將好書讀很多遍,勝過去讀很多書。

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人生處境下重複讀,好書每次給你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因為人讀書本來就只能讀懂他本來就懂的東西。

現在6歲小孩就會背孫子兵法了,但他可能到60歲的時候,也還不懂孫子兵法真正的意義,因為沒有真正經歷過。

所以,重要的書要讀5遍,我們每隔幾年就需要重讀一遍,每過幾年還是那本書,但你有了不一樣的經歷,不一樣的人生體驗,你能讀到的東西,就不一樣了。

孔子說:“行有餘力,可以學文。”讀書是一個知行合一的事情,重要的書,一定要每隔幾年就重讀一遍。

讀書不要貪多,也不要貪快

書大抵上分為兩種:虛構類(Fiction),非虛構類(Non-Fiction)。讀非虛構類的書籍,是為了獲取新知識,並應用到生活中,讓自己獲得進步。

在學生時代,我們受到的教育是快點把一本書讀完,讀完之後寫讀後感,或者學習一個知識的時候,透過考試跟他人比較而獲得成就感,讀書是一種應試教育式的閱讀。但是結束了學生時代,閱讀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一件任務了。

我也經常聽到人說:“今天我還有好多書沒看,我得趕緊去看了。”這所謂的趕緊看就是自欺欺人,為了趕進度趕緊看,結果就是翻翻就放一邊了。

讀書如果貪多貪速,最後就相當於一本都沒有讀。讀書沒必要貪多,你一年讀一本也行,但是要真正把這本吃進去了,這也能夠取得進步——一本書不讀則已,要讀就要學到裡面的東西。

《納瓦爾寶典》說道:“不要比誰讀書更快。書越好,你越要慢慢閱讀、慢慢吸收。”

在現在這個碎片化信息爆炸的時代,能夠沉浸下來閱讀一本書的機會非常寶貴,如果不認真去做,收穫一點東西,那就是一種浪費。

愛買書的人不一定真讀書

Kindle版的電子書有一個好處是可以看到別的讀者在書上劃的最流行的重點——我看了很多非小說類的書,發現一個規律是絕大多數流行重點出現在前兩章。而書的四分之一以後,就基本上看不到眾人劃的流行重點了。

難道說這些書的後面都沒有重點值得劃了麼?答案顯然是大多數人對大多數書看了四分之一就不看了。

最近華爾街日報上一篇文章使用統計kindle上重點句子的方法發現,大多數讀者讀《時間簡史》只讀到了6.6%,讀《思考,快與慢》只讀到了6.8%,而讀被視為近年來最重要經濟學著作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則只讀到2.4%,儘管這本是當前亞馬遜上最暢銷的書。

愛買書的人不一定真讀書,很多人只不過是藏書而已。(或者也可以說大多數人沒有把書看完的能力)

批判式性思考 : 帶著腦中的疑問去閱讀

在閱讀文字的時候,要知道作者也是個人,而是人就難免會有主觀色彩。

它會有自己的信念和立場,會有自己不可割捨的看法(不管該理論是否是錯的,它都不願意放棄,這涉及到沉沒成本以及稟賦效應的概念)

所以在閱讀時,需要有批判性思維,要想辦法剔除作者的主觀看法,探求背後的客觀事實(Opinions vs. Facts)但有的時候,主觀看法仍然具有極大的價值,你可以從中得到作者的思考脈絡。

在閱讀時,可以嘗試用金字塔原理將文章的論述給分類好:

  • 結論是什麼?或,都有哪些結論?
  • 支持結論的理由是什麼?這些理由是基於事實的嗎?
  • 如果某個理由看起來可疑,那麼,如何證偽?
  • 有沒有哪些理由其實不完整,需要一些前提成立,這些理由才可能站得住腳?那些前提是什麼?有沒有可能基於相反的事實或者理由,竟然可以得到相同的結論?
  • 基於文本中給出的事實,有沒有可能得出另外一個結論? (甚至是相反的結論?)
  • 這個結論如果真的成立,那麼它的意味是什麼?
  • 這個結論會推翻什麼?會引發什麼?
  • 作者的目的是什麼?
  • 作者的這個結論與他一貫的主張有什麼樣的聯繫?
  • 作者漏掉了什麼?是否故意?如果故意,為了什麼?
  • 作者還有什麼沒說?為什麼?

透過批判性思考的閱讀,可以代入到作者的思考模式中,理解作者的思考脈絡,為什麼這樣想?

怎麼做筆記,要和自己的事對上

讀書最重要的是”打磨觀念,以及觀念之間的連結”。

《精進》的作者采銅說:我看一本書絕不會期待它從頭至尾都能啟發我、對我有用,我只是想,如果這本書裡面有一個小點,兩個小點對我有用的,這本書就是好書!我把從不同書上找到的各種有價值的碎片記錄下來,再匯總在起,就可能建立我自己的體系。

萬維鋼在《學習究竟是什麼? 》中也這樣說到:讀書,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尋找能夠刺激自己思維的那些亮點。

你可以理解成,在看一本書的時候,好書只需要在一個點上深深擊中你。學生以外的人,讀完一本書還按照目錄做思維導圖意味著你一無所獲。

很多人看書也劃筆記,其實劃得很盲目。他往往是看到一些警句覺得這段是重點就勾重點,他不是自己對這個東西真正有感觸去劃,不是真正跟自己的事對上了去劃,而是覺得這段的句式有點概括性,劃了就劃了。

我做筆記我是習慣在書上寫事,因為我們往往在讀書的時候就想到了正要做的什麼事,我就在上面寫。或者我想到對照起來在另外一本書上誰也曾經說過類似的,我會記下來,我會找那個參照一下。我覺得根本的還在於把自己放在上面,把自己的事放在上面,你讀書就不一樣。

讀書不可有勝心

有的人讀書,書裡面講的對的,他全沒有記住,記住全是書裡面講的不對的。這就像上課時挑老師毛病的人一樣,想顯示自己的厲害。

其實這就是一種勝心,一說別人不行就感覺你勝過他了一樣,這是很大的毛病。

我們讀書,是為了學習吸收別人好的內容,不要老去想糾別人的錯誤,一旦有了勝心,讀書就很難吸收了。

學會將觀點與情緒分離

當我們在“借用他人假設”的時候,不要因為對其”作者本人”的主觀偏見而否定他的有益思想。

比如,很多人都認為李笑來是一位“韭菜收割者”,認為羅振宇是一位“焦慮製造者”,於是覺得他們人品不行,進而對他們的思考也一併嗤之以鼻。

抱有這種心態,我們將會錯失很多成長進步的機會,因為這顯然是“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潑出去了”。

但如果你確實很難做到將觀點與情緒分離,那我建議你改變一下表述。

比如你可以不說自己是李笑來的粉絲,但可以說自己是“李笑來思想”的粉絲,這樣你的認知就會變得更加冷靜和客觀。

同理,當你讀到一本口碑很差或評分很低的書時,也不要鄙夷地將它拒之門外。

更好的做法是,保持開放的心態去翻一翻、讀一讀,或許書中有那麼一兩句話觸動了你、改變了你,那也是很有價值的。

就算沒有什麼收穫,自己也不會有什麼特別的損失,至少你知道不應該把文章寫成什麼樣,或者增加了識書選書的經驗。

學會將他人觀點與主觀情緒分離,那麼在你眼中就不會有所謂的“爛書”,而你也能從萬事萬物中學習。

先閱讀章節結構,了解概念和方法論

拿來一本書,就好像要打一場仗,打仗之前最好先考察一下地形吧?同樣的道理,拿來一本書,不應該是抓起來就從第一個字開始讀起,一直讀到最後……應該先看看目錄,再看看附錄,仔細讀讀前言,也不妨在網上先掃掃書評……要先大致對這本書有個了解,然後再開始行動比較好。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組織方式,但大體上都是差不多的。總是要分章節。每一章其實都是在著重講解一個概念,它的應用,它的方法論。而陸續的章節,通常是必須理解上一個概念之後才能進一步理解的概念,及其應用與方法論。所以,一頭扎入內容之前,最好把這些概念大致過一遍,不理解沒關係,哪怕先記住那些概念的名字和先後關係都很有幫助。

在讀的過程中,不斷整理這些概念與方法論之間的關係,其實是“消化”的必要過程。有些人從小就學會了並且早就習慣這麼做,而大多數人一輩子不會這麼幹 —— 這就是為什麼最終絕大多數人只具備讀半本雜誌,看個豆腐塊文章的能力,而不大可能真正獨立消化一整本書的根本原因。

讀不懂怎麼辦?沒關係,只有一個辦法靠譜:硬著頭皮讀完,然後反复讀很多遍。這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本領,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重要的知識,從來都是通過反復學習才能獲得的。一下就能學會得東西,通常上價值不大。

有一點弄不明白就放棄,那能學會什麼呢?

還有一個常見現象:有些書籍就是難懂,因為它的內容結構並不完全線性,也就是說,第二章的內容需要第五章的知識才能理解徹底…… 所以,最終,只有我們這種不怕暫時讀不懂,能硬著頭皮讀完,然後再反復來過的人才能消化這種書籍。

過早引用

“過早引用”是計算機術語,指的是對於變量,都有先宣告後引用的要求,直接使用未聲明的變量是禁止的。

但是對於閱讀來說,過早引用很常見,可能第一章節講到的觀念,到了第七章節才會解釋。

所以在讀書時需要培養一個很重要的技能,那就是讀不懂也要讀完,然後要重讀很多遍。過早引用的知識結構,就不可能是一遍就讀懂的。

有經驗的讀書者,拿來一本書開始自學技能的時候,他會先翻翻目錄,看看其中有沒有自己完全沒有接觸過的概念;然後再翻翻術語表,看看是否可以盡量理解;而後會看看索引,根據頁碼提示,直接翻到相關頁面進一步查找…… 在通讀書籍之前,還會看看書後的參考文獻,看看此書都引用了哪些大牛的書籍,弄不好會順手多買幾本。

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 “盡力消解了大量的過早引用”,為自己減少了極大的理解負擔。

第一遍的正經手段是 “囫圇吞棗地讀完”,用個正面一點的描述,就是 “為探索未知領域先畫個潦草的地圖”。

那些習慣於一上來就仔細認真的人,在這裡很吃虧,因為他們越是仔細認真,越是容易被各種”過早引用”搞得灰心喪氣;相應地,他們的挫敗感積累得越快;到最後弄不好最先放棄的是他們 —— 失敗的原因竟然是因為 “太仔細了”……

所以,從一開始就要做好將要重複讀很多遍的準備,從一開始就要做好第一次只能讀懂個大概的準備。

陳壽《三國誌·魏志·王肅傳》說 :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道理就在這裡了。

向前預期 : 預期下一步的內容是什麼

在閱讀的過程中,要不斷向後總結,向前預期 —— 這是最基本的理解技巧。

在閱讀的過程中,要不斷總結剛才輸入的東西都有什麼,它們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與此同時,還要不斷預期下一步的內容是什麼……這是一個不斷循環的輸入處理的過程。

向前預期,常常相當於為“跳讀、略讀”提供一個安全機制。

讀著讀著,發現作者提出了一個自己已經深入了解過的論點,再往下掃一眼,發現論據也是自己之前了解的,那這一部分就可以安全地跳過了。又由於一直保持著一個預期,再往下讀的時候,發現“嗯?怎麼回事兒?跟我想的不一樣呢?”那就要折回去認真找原因……。

所以說,在良好的閱讀習慣下,理解速度會不斷積累,最終不斷加快 —— 因為所有的知識都有共同點:它們不一定能用在哪裡,它們早晚必然融會貫通。

所以,理解過的東西越多,理解新的東西就越快。說穿了,理解能力差,無非就是見識少,僅此而已。

如何培養閱讀習慣

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看書高效的方法,首先是每天都看。其次是固定的時間看,早起或睡前,沒時間的話,讀一頁也行,別中斷。第三是每一本都看完,曾國藩說,一本未完,不動下一本。第四是有用的書反复看,溫故而知新,不溫故則無以知新。第五嘛,就是不要追求“高效”,踏實堅持,匍匐前進。下日日不斷、滴水穿石之功。

做任何事都要學會堅持,讀書一定要講究日日不斷之功,曾國藩說:“我們每個人治學,就只選一樣,但一定是每天都不能斷的。”

如果你每天的目標是至少讀30頁書,但是今確實忙的讀不了30頁,那你讀10頁也行,一定不能斷,不能說今天忙就不讀了,明天讀六十頁。只有日日不斷,才能夠不疾而速。

養成看書習慣,不需要一次過量看很多書,然後有時候又完全不看書。

我自己是把看書歸類成像漫畫遊戲一樣的休閒類,所以看書對我來講不太像是學習,比較像是娛樂。

華杉認為: 書不一定要馬上讀懂,實際上所有的書都不可能完全讀懂。因為書不是讀懂的,而是對照你的經驗、作者的經驗才懂的。懂,是一種共鳴。有時是先有經驗,讀書對上了。有時是先讀到書,後來印證了。

所以看書要培養成習慣,先以累積為主,看了先記住,也不用過於追求理解,等到哪天你的生活閱歷到了,自然就理解了。

透過閱讀成為什麼人 :身分認同

在正式開始閱讀之前,我認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主動進行心理和身份建設。

這點看似無形,卻極為重要。

《掌控習慣》的作者詹姆斯·克利爾告訴我們行為的改變分為“結果”“過程”“身份”三個層次。

其中,“身份”的改變是最根本,也是最長久有效的。

放在閱讀上就是:

  • 大多數人是盯著最表層的“結果”去改變的——我要每天閱讀半個小時或每週讀一本書。
  • 少部分人會盯著“過程”去改變——比如注重寫下意義、以改變為目標、輸出等。
  • 而只有極少數人會盯著“身份”去改變——思考通過閱讀希望自己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如果你的潛在信念並沒有接受自己是一個以書為伴的終身學習者,那所有停留在淺層次上的努力都可能付諸東流。

所以,如果我們真的希望自己做成這件事,就要學會用潛意識的力量來引領自己,讓自己從心底里認為自己就是那樣的人。

與喜歡讀書的朋友泡在一起

與喜歡學習的人泡在一起 —— 這一點真的特別重要。潛移默化的力量是非常大的,與喜歡學習的人在一起,正面的影響力很大;與不喜歡學習的人在一起,負面的影響力不僅很大也很可怕。

尋找那些終生學習的人,把他們當作朋友,把他們當作榜樣。

網絡時代有個好處,這種人雖然身邊並不多見,但網絡上卻很常見。為什麼呢?網絡消滅了地域的限制,甚至消滅了語言的限制。

李笑來說他就有個很長期的榜樣:Bruce Eckel。我根本不認識他,也沒有過任何傳統意義上的交往,連 email 往來都沒有。他是 Thinking In C++ 的作者。十多年前,他在網上發布 Thinking In C++ 第一版的寫作計劃,然後以極快的速度更新完成…… 毫無疑問,見識到有人這樣,就成了後來我寫書的時候“雷厲風行”的根本原因和動力。再反過來說,人家寫書都可以這樣,我們讀書怎麼可以拖拖拉拉呢?

讀書是很貴的活動 : 要先解決上層問題

你的問題,無法被同一層級的思考解決。有時候,想要解決問題,只是盯著當前的問題看,是沒用的,因為寶箱的鑰匙永遠不會在寶箱旁。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你無法在製造問題的同一思維層次上,解決這個問題。”

也就是說,想要解決問題,需要思維升級,先解決上層的問題。

而在我的觀察中,【很多人之所以沒時間閱讀】的這個問題,他的上層問題就是”時間管理”能力不足——總是湊不出足夠的時間——因為很多人總是把時間排得滿滿的,會一直說自己太忙,太忙了,就這樣一直拖下去……

而李笑來在直播《讓我們聊聊讀書那點事》中提到了一個觀點。

他說:讀書是很貴很貴的活動,能讀得起書的人都是“貴族”。因為讀書需要有足夠的時間、有一定經歷和充分的實踐才能真正讀懂。而我們大多數人為了生存每天都要忙工作和家務,一天下來根本沒有多少時間可以安靜的學習……

雖然讀書的進入門檻很低(書籍便宜),但要讀好的成本卻很高(要花大量時間)。

現實也確實如此,光“時間”這一條,就打敗了很多成年人,更別說“經歷和踐行”了。

但你真的是時間不夠嗎? 還是只是你將閱讀的優先級放的太低了呢?

會不會有某個人看起來比你忙,活動一大堆,但同時他又可以一直閱讀,一直寫文章,一直出書呢?

有的,華杉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是華與華戰略行銷公司的創辦人,他每天要處理的工作事項絕對是比我們一般人要來的多的,但他處於這樣的環境下,卻同時出版37本書。

而他的時間管理方式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每天5-7點的時間固定閱讀、寫作而已——在上班前,把最精華的時間留給自己。他說 : 平均一天寫2000字,一年就是70萬字,20年1400萬字,也不佔用工作時間,耽誤什麼事兒。為此犧牲的,就是晚上10:00以前睡覺,沒有夜生活而已。

常見問答 (FAQs)

為什麼要閱讀?

因為“閱讀”是獲取知識的更加重要的手段—— “閱讀”突破了個體的“體驗”或者單純的“試錯”的局限。
“體驗”往往只能局限於自己,而“試錯”局限於自己的閱歷。然而,通過“閱讀”,我們可以得知他人的“體驗”和“試錯”結果——即所謂的“經驗”。
等於是我們可以用最低的成本獲得可靠的成長信息。

閱讀首要目的是什麼?

閱讀的目的是行動,改變人生。
閱讀本身,幾乎沒有任何價值;閱讀之後的思考,思考之後的選擇,選擇之後的行動才有價值。
所以這需要我們立志,要學有定向。
如果在我們有限的人生中,硬要去追求無限的知識的話,那就等於是把自己給廢掉了。因為我們的精力會被分散,對自己的本行鑽研得不夠,變成「樣樣通,但樣樣不精」,所以如果想成為行業的頂尖,首要就是要聚焦,聚焦於自己的業務,有些愛好必須得放棄。

如何挑選好書?

挑書的基本邏輯是「只看經典讀物」。
其實書的數量根本不重要——如果要搞懂一個領域的話,你所需要看的經典書也不會超過50本,根本不用看到上千本之多。而看書最關鍵的就是挑書了,最簡單的邏輯就是選擇:
著名出版社出版的
再版次數多的
重印次數多的
符合這類書的文末參考目錄,順著這目錄找出這作者推薦的其他作者書
網紅書,知識含量太低,時間寶貴,可以等你經典書看完了再看。

如何提升閱讀速度?

你要知道,從來就沒有所謂的”閱讀速度”,只有”理解速度”。
接受一段信息速度的快慢,取決於這段信息對我們來說,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預測」的。
如果作者說上半句你就知道下半句,作者說一個典故的開頭你就知道結局,那麼這本書你顯然就可以讀得非常快。而如果這本書的內容對你來說是全新的,讀到哪一段都一驚一乍,那你就只能慢慢細讀。
所以,看書快只是個假象,從根本上來說,是取決於這個人以前讀過多少書——本質是這個書中的觀念以前就學過了,大腦對這瞭如指掌——所以這部分就可以跳過去或是快速帶過,而不用再花時間重看一次。
也就是說,對一個領域了解越多,讀這個領域的新書就越快。小說看多了,再看新小說就覺得到處都是俗套。

如何記住知識?

綜觀各類讀書方法,能夠幫助自己真正記住的方法無非是:關聯、輸出和實踐。
關聯,就是你在閱讀時突然想到了其它知識,或是對觸動自己的知識主動發問:這個道理還能用到哪裡?
輸出,就是用自己的語言教授出去,就像這篇文章中被我引用到的知識,我一定會記得特別牢固。因為想要把它們說清楚,就必須逼迫自己用原來的知識去解釋它,這個過程不容易,但一定會讓自己理解和思考得更深。
而實踐,則會把你的所學融入到身體裡的,可以讓你隨時提取並終身難忘。

為什麼要系統性閱讀?

因為一本往往是讀不會的,畢竟是別人的東西,讀完之後你還是很難去理解,你一定是讀相關的書,順藤摸瓜,一個系統地去讀。有時候你在這本書上沒有讀懂的,你在那本書上讀懂了,所以有一個系統的閱讀,就是一定要有量。
這些交叉閱讀,讓我能和顏回差不多,聞一知十。我能夠把這些所有東西連在一起,知道一丁點兒你就能把它給掄圓了,隨著你閱讀的越多,你就能掄的更圓了,面積也會越來越大,這樣你就能觸類旁通。

為什麼好書需要重複讀?

因為人讀書本來就只能讀懂他本來就懂的東西。
現在6歲小孩就會背孫子兵法了,但他可能到60歲的時候,也還不懂孫子兵法真正的意義,因為沒有真正經歷過。
所以,重要的書要讀5遍,我們每隔幾年就需要重讀一遍,每過幾年還是那本書,但你有了不一樣的經歷,不一樣的人生體驗,你能讀到的東西,就不一樣了。
將好書讀很多遍,勝過去讀很多書。
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人生處境下重複讀,好書每次給你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在閱讀時,腦中需要帶著什麼問題去提問?

在閱讀時,可以嘗試用金字塔原理將文章的論述給分類好:
結論是什麼?或,都有哪些結論?
支持結論的理由是什麼?這些理由是基於事實的嗎?
如果某個理由看起來可疑,那麼,如何證偽?
有沒有哪些理由其實不完整,需要一些前提成立,這些理由才可能站得住腳?那些前提是什麼?有沒有可能基於相反的事實或者理由,竟然可以得到相同的結論?
基於文本中給出的事實,有沒有可能得出另外一個結論? (甚至是相反的結論?)
這個結論如果真的成立,那麼它的意味是什麼?
這個結論會推翻什麼?會引發什麼?
作者的目的是什麼?
作者的這個結論與他一貫的主張有什麼樣的聯繫?
作者漏掉了什麼?是否故意?如果故意,為了什麼?
作者還有什麼沒說?為什麼?
透過批判性思考的閱讀,可以代入到作者的思考模式中,理解作者的思考脈絡,為什麼這樣想?

如何作筆記?

要和自己的事對上。很多人看書也劃筆記,其實劃得很盲目。他往往是看到一些警句覺得這段是重點就勾重點,他不是自己對這個東西真正有感觸去劃,不是真正跟自己的事對上了去劃,而是覺得這段的句式有點概括性,劃了就劃了。
我做筆記我是習慣在書上寫事,因為我們往往在讀書的時候就想到了正要做的什麼事,我就在上面寫。或者我想到對照起來在另外一本書上誰也曾經說過類似的,我會記下來,我會找那個參照一下。我覺得根本的還在於把自己放在上面,把自己的事放在上面,你讀書就不一樣。

拿到一本新書時該怎麼讀?

拿來一本書,就好像要打一場仗,打仗之前最好先考察一下地形吧?同樣的道理,拿來一本書,不應該是抓起來就從第一個字開始讀起,一直讀到最後……應該先看看目錄,再看看附錄,仔細讀讀前言,也不妨在網上先掃掃書評……要先大致對這本書有個了解,然後再開始行動比較好。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組織方式,但大體上都是差不多的。總是要分章節。每一章其實都是在著重講解一個概念,它的應用,它的方法論。而陸續的章節,通常是必須理解上一個概念之後才能進一步理解的概念,及其應用與方法論。所以,一頭扎入內容之前,最好把這些概念大致過一遍,不理解沒關係,哪怕先記住那些概念的名字和先後關係都很有幫助。
在讀的過程中,不斷整理這些概念與方法論之間的關係,其實是“消化”的必要過程。有些人從小就學會了並且早就習慣這麼做,而大多數人一輩子不會這麼幹 —— 這就是為什麼最終絕大多數人只具備讀半本雜誌,看個豆腐塊文章的能力,而不大可能真正獨立消化一整本書的根本原因。
所以在讀書時需要培養一個很重要的技能,那就是讀不懂也要讀完,然後要重讀很多遍。過早引用的知識結構,就不可能是一遍就讀懂的。

如何培養閱讀習慣?

看書高效的方法,首先是每天都看。其次是固定的時間看,早起或睡前,沒時間的話,讀一頁也行,別中斷。第三是每一本都看完,曾國藩說,一本未完,不動下一本。第四是有用的書反复看,溫故而知新,不溫故則無以知新。第五嘛,就是不要追求“高效”,踏實堅持,匍匐前進。下日日不斷、滴水穿石之功。
做任何事都要學會堅持,讀書一定要講究日日不斷之功,曾國藩說:“我們每個人治學,就只選一樣,但一定是每天都不能斷的。”
如果你每天的目標是至少讀30頁書,但是今確實忙的讀不了30頁,那你讀10頁也行,一定不能斷,不能說今天忙就不讀了,明天讀六十頁。只有日日不斷,才能夠不疾而速。
養成看書習慣,不需要一次過量看很多書,然後有時候又完全不看書。
我自己是把看書歸類成像漫畫遊戲一樣的休閒類,所以看書對我來講不太像是學習,比較像是娛樂。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