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學習完整指南

學習記憶的完整指南 : 如何用腦科學方法提升學習能力?

記憶力和學習能力是每個人都非常關心的課題——我們都想要提高自己的記憶力,更快、更迅速地學會新知識和技能。但是,傳統的念書方法,例如複習、背誦筆記等,已經被科學證實是低效的。

那麼,究竟該怎麼有效的學習和記憶呢?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綜合腦科學的最新研究,從記憶的過程出發,依序講解瞬時記憶、工作記憶以及長期記憶的機制。你將會學習到正確的學習方式——比如大聲朗讀、畫心智圖、自我解釋、間隔學習法等等。我還會告訴你考試、睡眠以及聯想等對於記憶的影響。

本篇全文超過20000字,建議你先收藏以便日夠參考,家裡如果有在讀書的學生,也可以轉給他看。

關於讀書的方法,這邊先幫你做個統整,有想更深入了解的再往下看內文:

  • 讀書時不要聽音樂,相反,要大聲朗讀出來
  • 讀書時做總結其實沒什麼用
  • 使用心智圖能幫助記憶,原因是心智圖可以將非結構化的學習材料進行有關聯性的歸類(人們可以記住的按層次組織的項目是無組織項目的兩倍)
  • 不要多工處理任務
  • 基礎很重要,如果上層技能學不好,有可能是因為你的下層技能中有所缺失或是不熟練
  • 焦慮狀態會影響學習,但好消息時它的生理特徵跟興奮很像,所以可以透過自我暗示我現在很興奮,來欺騙大腦。
  • 手寫筆記比電腦筆記更容易記住
  • 教導他人是最高效的學習手段(90%記憶留存率),但在現實生活中沒那麼多人好教,所以你可以用寫作輸出的方式,來進行費曼學習法
  • 用自己話表達的筆記,經過了自己的處理動作,比一字不漏的照抄上課筆記要更容易記住
  • 如果你在考試時不能喝咖啡,那麼你在複習時間,最好也要避免喝咖啡
  • 你考試時的題型長什麼樣,你平日複習時的題材,就要盡量與其類似。如果考試是考選擇題,那練習時就練選擇題。同理,是考申論題,那練習時就練申論題
  • 對於整體性掌控,隨機學習會比有規律地訓練更有效。比如,做數學題不要同一個題型反覆練,最好混合起來練習每次都不一樣的解題策略
  • 把學習時間分散,在總體上,會比一口氣學完更省時間
  • 不同學科之間交叉的學,會比學完一門學科後再學另一門學科要好得多
  • 舊資訊會被我們的新資訊給取代,因此,如果某個記憶很重要,最好在學習新知識時再次複習它
  • 如果你經常混淆某些概念,那麼你就要將其放在一起並同時學習。最好的作法是將不同的概念都盡可能分的清清楚楚,不混在一起
  • 真正的學習反而是在睡眠後,在睡前安排學習課程,就能獲得記憶鞏固的全部好處。(最好以90分鐘為週期進行睡眠)
  • 當學習新概念時,你應該要嘗試在新概念和你已經知道的東西之間,建立起盡可能多的聯繫。(新概念和舊有知識之間的連結越多,就越有可能記住新概念)
  • 學英文要看故事書(用英文理解英文),而不是看單字書背單字
  • 複習(重讀)、畫重點、照抄老師的話、做總結…..,這些方法早已被科學證實是沒屁用的
  • 考試是最強大的複習手段
  • 讀書有個關鍵是先看你能力範圍內的內容,不要好高騖遠。因為你能看懂多少內容是取決於你腦中本來就有的知識,而每個人的知識都是從舒適圈的邊緣處慢慢擴張的,在現實中,不存在某個武林大俠一次性地把他60年的功力傳給你的手段
  • 年輕時可以學物理、數學,這涉及的是「流體智力」,對年齡要求很高(老了計算力會下降),而歷史、政治、文學、哲學,涉及的是「晶體智力」,不會隨著年齡所退化,稍晚一點學也還來的及
  • 成長思維比較有利於提高學習成績
  • 「舊資訊」和「新資訊」的比例為15.87%,這樣人們對於學習的投入是最高的

記憶區分成三種記憶階段: 瞬時記憶、工作記憶以及長期記憶

記憶的原理是這樣子的,它會區分成三種記憶階段: 瞬時記憶、工作記憶以及長期記憶。

當一項新信息被眼睛看到、鼻子聞到、耳朵聽到、嘴巴嘗到、身體觸摸到……時,他會先進入到瞬時記憶中——瞬時記憶就是你平常經歷的很多事,但你就是稍微瞄過,沒有進入到你的意識中,甚至你可能根本沒印象有看過這東西。

但如果你認為這項信息很重要,經過海馬體篩選後,被你的注意力給捕獲了,他就會進入到短期記憶中——工作記憶就是這東西有引起你的注意了,但如果沒有讓你特別印象深刻,或一直重複的話,你也很快就會忘記的。

例如當下你正要記陌生人的電話號碼,記媽媽吩咐要買菜的清單等等。

但如果你重複多遍,或是給予它深層次的加工,它就會鞏固成長期記憶——長期記憶是進入到你的深層記憶中,在做回想時,你可以很容易的調用這些內容。

比如,你可以清楚的記得你第一次出國玩的細節,第一次上台表演,或是以前學生時代跟同學一起苦讀的時光。

你可以理解為當我們看到一個很重要的新觀念時,就要想辦法透過一些【加工】的手法,把它從【短時記憶】移入到【長期記憶】中,這樣才能記得牢,才不會在下次看到時還以為是新觀念要再重記一次。

記憶流程1 1

接著我會一個個的解說。

瞬時記憶

瞬時記憶是沒被注意力捕捉到的信息,但是他們都還是完好的儲存在你大腦深處的潛意識中。就像是你到一片沙灘海景地,你一眼望過去,你注意到了海洋的遠處有鯊魚,背鰭都露在外面了,你全神貫注地盯著他,注意力集中在那。

但是呢,其餘的——棕梠樹被微風輕打的沙沙聲,以及海灘上特有的鹹味,或是其他雜七雜八的事情你也一併記錄下來了,只是你沒意識到而已,它是儲存在你的潛意識中。所以有些人會有這樣的經歷——透過催眠調取以前的情景時,會突然發現很多以前從沒注意到的小細節,那些在你的意識層面被略過了,但還在潛意識裡保存著。

工作記憶

工作記憶是被注意力給捕捉到的信息,你可以短暫的對其進行處理和加工,或者是當你要解決問題或做出決定時,你也會將資訊從長期記憶中調取,暫時的儲存在工作記憶中。

你可以將”工作記憶”想像成是”木匠的工作檯”,當木匠在製作新產品時,會將工具和材料暫時的放置在工作臺上,且由於工作臺尺寸較小,一次只能放上少量物品(工作記憶一次性只能記住4-7個東西)。同時,它也是個工作空間——木匠使用它來組合不同材料來創造新產品,你可以產生新的想法、改變他們、組合他們、搜尋他們、對他們應用不同的規則和策略……,透過啟用這些功能,工作記憶可以支撐你思考、計畫、學習和決策。

而一個人學習成績的好壞,很大部分取決於工作記憶的強弱(尤其是學生階段,偏向於背東西而不是理解,那記憶力出色的人在學生時期會很佔優勢)。

打個比方,這就很像是俄羅斯方塊,一個工作記憶強大的人,就相當於是在20X20的場地裡玩,而相比於一般人10X10的遊戲區域,當有新信息不斷掉進來時,他就算技巧不好,不能及時地把信息理解(方塊相消除),他也能在他的大場地中,存活更多時間,不容易超載。

例如一般人一次塞3個新知識,還沒理解大腦就超載了,而工作記憶強的人,可能可以塞5-6個新知識還游刃有餘。(所以普通人上課時很容易一沒聽懂就恍神了)

工作記憶強不容易超載
左側是普通人,右側是工作記憶強的人

但好消息是,工作記憶是可以透過一些手法提高的,甚至那些記憶專家(上節目裡背圓周率的那種),他們的工作記憶能力其實跟常人也沒兩樣,他們是透過編故事、記軌跡的方式(就是用銜接的方式,一個事件接一個事件來記憶)來記住那一連串信息的。

所以對於一般人來說,就算工作記憶的空間小,但透過合理的擺放(知識利用效率提升),也是夠用的。

可透過這網站測試你的工作記憶能力(一般人記數字平均為7個):
測試你的短期記憶可以記住多少個數字

而科學家將工作記憶模型分成了三個部分: 語音循環、視覺空間畫板、中央執行機構。

語音循環 : 聲音的儲存,能讓你記住數字、單字和句子(透過他們的發音)

當你在閱讀文字時,你的語音循環會透過默讀的方式,將視覺訊息(數字、字母、單字和句子)翻譯成聽覺訊息,然後進行處理以提取含意。

而如果默讀過程成被打亂,就很難在語音循環中維護信息,那麼你的理解力就會受到影響。

念書時不要聽音樂

例如,一項研究表明,在安靜環境中進行複習的學生,後來在SAT理解測驗中的表現,比聽音樂(帶歌詞)的同齡人高60%。

所以,以讀書效果來說,排名是這樣的:
環境裡無聲>聽白噪音>聽樂器(古典音樂)>聽有人聲(帶歌詞)>嘈雜環境

從這我們可以推論出幾件事,首先要念書時就不要聽音樂,就算是古典音樂也不行,這效果沒有比無聲要好,再來,如果是學生去什麼麥當勞讀書,就是這類太嘈雜的環境時,那戴耳機聽音樂的效果會比嘈雜環境好(當然能戴耳塞最好)。

念書時大聲朗讀

再來,反向運用語音循環的方式是,念書時要「大聲朗讀出來」。

在一項有趣的研究中,學生必須記住單字清單。第一組大聲朗讀單詞,第二組聽自己朗讀單字的錄音,第三組聽別人朗讀,而第四組則默默學習單字。有趣的是,第一組表現最好(比第四組好 20%),其次是第二組、第三組和第四組。

對此,科學家認為,朗讀單字因為使用了聲帶和臉部肌肉,所以能增強記憶。

這樣看來,看古裝劇時,古人們在私塾裡大聲朗誦課文的方式是有道理的,所以有條件的話,在家念書時,想要記的深,最好還是大聲唸出來。

視覺空間畫板 : 儲存二維或三維圖像及其在空間中的位置

視覺空間畫板對於理解數學、科學和技術工程等領域至關重要,通常兒童時期的視覺空間工作記憶能力也能可靠地預測青春期的數學成就。

腦內想像的虛擬畫面

這種能力有點類似於你在做智力測驗時會遇到的一題 : 一個方塊,它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不同圖案,有星星、愛心、叉叉、十字架等等,然後下方選項會給你4個展開圖,問哪個展開圖不是這個方塊。

然後你就要在腦中,用想像力把方塊給解開,一個個比對這樣。

智力測驗展開
圖源: https://www.kingstone.com.tw/basic/2015232508475/

而這種能力還有一些別的用法,比如一名心算家,在黑板上寫算式,可能數字才剛寫完,他腦中霹霹啪地一下就算出來了。他是怎麼做到的? 原因就是他在腦中搭建一個”虛擬的算盤”,他透過想像對腦中虛擬的珠子做加減移動所算出來的。

又或者是說,你被叫去購物,與其去記住清單上的每個待買事項,不如將其全部圖像化,想像成一張圖——將辣椒、牛奶、雞肉和芥末想像為塗有芥末的雞肉,在一碗麥片中游泳,周圍環繞著辣椒。

這樣生動的畫面會比文字更好記。

Think of chili milk chicken and mustard as mustard

高手的虛擬訓練

而高手的絕招就是使用「虛擬訓練」的方法,來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比如羅胖,他每年的跨年演講有將近5萬字講稿,但他靠的不是死記硬背,而是頭腦練習。羅胖他會在跨年演講之前,將自己投射到虛擬舞台上,想像自己站在台上演講時的臨場感受。

但注意,他跑的不是邏輯、事實和句子,而是體驗。有的段落他知道怎麼講,已經講的很熟了,那一段就略過,而複雜的段落,以及段落和段落之間的連接,就重點練習。

就好像頂尖賽車手,比賽前把超車瞬間的全身動作、技術要領在腦中過一遍一樣。

根據羅胖所說,他練到最後,大概20分鐘就能跑完4小時的演講。在上台前,演講的內容已經在他腦中跑很多遍了。

還有,著名建築師青山周平也有個使用多年的獨門方法——就是透過平面圖來模擬體驗。

什麼意思呢?

就是看到平面圖時,閉上眼睛,在腦海中把自己縮小,想像自己是小人國裡的人物,然後進入這張平面圖中。

例如一個溫泉平面圖,你從入口走進休息室,想像自己在這裡存包、辦理登記。接著,你漫步到大廳,沿著右側行走,沿途經過兒童樂園、溫泉池、衛浴、更衣室等。每經過一處就在腦中模擬自己會怎麼使用這些設施,其它遊客又會怎麼使用。同時他還要思考,每個小區是怎麼分布在動線設計中? 動線設計有什麼特色? 等等。

就是透過這樣的虛擬訓練,他就獲得了一種技能: 看到實體建築空間後,馬上能在腦中劃出平面圖;而當他畫平面圖時,也能想像它變成實體建築空間的樣子。

如此說來,一流的高手的共同點,就是在現實之外,還會運用視覺空間畫板,在腦中架設虛擬場地,進行模擬訓練。

視覺化策略也有利於你的閱讀理解

在一項有趣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要求學生閱讀化學課本。一組學生沒有被給予任何策略,當作對照基準,另一組被要求專注於文本(總結並找到要點),而最後一組被要求使用繪圖策略(繪製化學分子鍵)。

學習結束時,學生接受了測試評估。

在普遍的認知中,專注於文本,找到要點並總結他們,應該是閱讀理解的關鍵要素。然而,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相比於沒有任何策略的學生,總結組表現更為糟糕。但是利用視覺化思考的學生卻比沒有策略的學生,表現高出30%。

成效比: 繪圖策略>沒任何策略>總結組

我在想,一味地抓重點,有可能不是學習的關鍵,學習的重點還是在於釐清定義和他們之間的相互關係。也就是說抓重點的思維會導致注意力過於聚焦,而忽略了大局,知識變成孤立的存在。

這樣看來,繪圖的作用,其實是在釐清文本內容不同概念之間的關係,所以像傳統的思維導圖(心智圖),透過將信息分類,並標示出他們的關聯性,是能增強記憶力的。

中央執行器 : 職責是注意力的分配和資訊的操縱

用木匠工作台做類比,你可以將語音循環和視覺空間畫板視為”材料區”(語音循環保存聲音,視覺空間畫板保存影像),而中央行政器就是木匠本人。

是木匠本人決定要使用什麼工具和材料,也就是要把注意力放在哪裡。

他使用鑿子、鋸子和鑽頭來塑造木材,創造出椅子等新產品,對應的就是中央行政器(木匠本人)利用語法、邏輯等工具,對聲音和影像(材料區)做加工,來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或做出決定(成品)一樣。

多工處理會降低效率

而其中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當木匠一次性的在工作台上執行多任務時,效率就會顯著降低,這稱之為”多工處理”。

你可以假想一個畫面——就像是在一個工作台上,同時要進行椅子和木製時鐘的建造,那不僅椅子的材料要擺上去,做時鐘的材料也要擺上去,那材料桌就會不夠擺,並且左右來回的不停切換,好不容易集中心力在椅子的切割上,然後馬上又轉到時鐘的挖孔中,那注意力就被打散了,要再重新凝聚。

那這樣的結果就是,製作出來的椅子和時鐘都會是劣質產品。(大量研究表明多任務處理會對理解、學習和學生成績產生不利影響。)

那麼,為什麼”多任務處理”的效率會低呢?

因為在不同任務之間轉換得花費時間。例如,有人對軟體公司的研究表明,如果只做一個項目,團隊所有時間都可以花在這個項目上。而如果同時做兩個項目,每個項目就只能得到40%的時間,剩下20%就浪費在項目切換上了。而如果同時做5個項目,每個項目就將只能得到5%的有效工作時間,你得花75%的時間用於項目切換。

所以工作效率最高的方法,就是老老實實的集中精力每次只把一件事幹好,做完一個項目才做下一個。

並且,就算沒有任務切換時間,兩者是同時做(例如你是一邊看電視一邊閱讀筆記,或者一邊聽音樂一邊寫作),你也會因為任務間的相互干擾,從而降低你的理解力(這兩項活動都會競爭進入你的語音循環——電視聲和默讀聲打架,音樂人聲跟默讀聲打架)

分塊記憶

前面我們提到,一般人的工作記憶很少,一次性只能記住4-7個區塊。(人類的智能不是用來處理宏大複雜的事務的。進化給我們帶來的長處是快速反應——你能根據蛛絲馬跡發現草叢後面悄悄逼近的猛獸,然後趕緊跑。與之對應,我們的頭腦結構中,大腦工作內存同時只能注意很少量的事情)

但是呢,這4-7塊的每一個區塊都可以很複雜(為了擴展處理能力,大腦的變通辦法),這意味著你可以對其進行壓縮——就假設你有一個異世界的收納袋好了,他很特別的是他最大空間限額只有4個,一般你放4瓶礦泉水就滿了,但是呢,如果你額外拿一個包包來裝這些礦泉水,就算你裝了100多瓶,那你將包包放進去時,他也只會占用一個區塊而已。(異世界包包只認個數,不認放進去的物品有多複雜,你甚至可以將一艘航空母艦放進去)

所以同樣的,對我們的工作記憶來說,雖然能記憶的概念數量有限制(4-7個),但你完全可以先將其壓縮成龐大的概念後,再擺進去。

舉個例子,這是電話號碼743293045,9個數字(9個區塊),這已經超過人腦能處理的限制了,如果是一個個數字分別記是很難記的。但是你回想一下,你在跟別人報電話號碼時,你都是怎麼報的? 你是不是都會將其給拆分開來,變成743-293-045,這樣就變成3個單位而已了,小於工作記憶極限,別人也比較好記。

而這就是分塊壓縮的作用。

事實上,”分塊壓縮”也很符合我們人類的學習模式——我們現代人但凡要掌握一點高級技巧,都需要學習”抽象概念”,而這些抽象概念都是壓縮包,是壓縮了好幾10個基礎概念所形成的。

比如,攝影包含多種技巧,像是構圖、曝光控制、焦距選擇、後期處理等等。而這些技能中的每一項又都包含多個子技能——構圖需要知道如何平衡畫面、選擇焦點、決定前景和背景,以及如何引導觀者的視線等等。

那這些對於新手攝影師來說,如果要同時完成所有事情,就是不可能的任務,很容易腦袋超載。

然而,對於專業的攝影師來說,他們卻可以毫不費力地捕捉美照,這是因為他們可以從長期記憶中檢索一大塊,其中包含了“壓縮”在其中的所有這些子技能的上層技能。也就是說,他們不必再單獨檢索每項技能了,這節省了寶貴的工作記憶資源,使他們可以專心於當下的拍攝和創意發想(例如直接調用構圖知識,而不用一個個調用平衡畫面、選擇焦點、決定前景和背景……,而構圖這壓縮包也只算一個佔位,這樣其他三個工作記憶就可把注意力放在其他方面)。

攝影大區塊

因此,要掌握任何一門學科,最重要的就是要打下堅實的基礎(基本塊)。只有這樣你才能嘗試組合越來越複雜的塊(就是掌握基礎概念後將其壓縮成高級概念)。

而其中,最能幫助分塊壓縮的工具是心智圖。

原因是心智圖可以將非結構化的學習材料給區分為有意義的組別(將知識進行有關聯性的歸類,能有助於記憶)。例如,你可以根據主題、相似意義、或相似屬性……進行分組。

研究表明,人們可以記住的按層次組織的項目是無組織項目的兩倍。

由此可以得知幾件事情,要想掌握一門學科或複雜概念:

  • 首先,要明確其中的關鍵觀念和詞彙有哪些。
  • 其次,尋找這些概念的定義是什麼。
  • 第三,探索這些概念如何相互關聯

只有掌握了其大綱和知識結構,你才知道哪些是基礎,哪些是進階,他們之間的上下級關係又是什麼,要具備哪些基礎技能才能壓縮成進階技能,或者是審視知識結構是否完整,有沒有缺失技能等等。

小Lin(一個學霸Youtuber)也有提到,他在做每期節目前,都會先用手寫的方式畫出這期節目的整個知識結構。

再來,如果上層技能學不好,有可能是因為你的下層技能中有所缺失或是不熟練,例如如果你在學銷售文案時感到挫折,很可能是因為你的基礎不牢固。

舉例來說,銷售文案=銷售技巧+寫作文筆。

而如果沒有良好的銷售技巧(識別客戶需求、傳達產品優勢)和紮實的基礎文筆(簡單易懂的文字、精準的用字),那這樣就很難寫出讓人想買的銷售文案。但相反的,如果你先鞏固這些底層的子技能,那麼銷售就會容易得多。

銷售文案區塊

焦慮狀態

焦慮是超過認知負荷的表現之一。

一個木匠如果是處於焦慮狀態,那麼他的手會顫抖,注意力難以集中,可能會在錯誤的地方鑽一個洞,或是鋸掉重要的部分,從而破壞最終的產品。

那麼,為什麼焦慮會對工作記憶帶來負擔呢?

科學家認為,當你焦慮時,你的工作記憶就會被焦慮的想法給佔據——充滿了不相關的訊息,而不是手邊的任務。並且”言語沉思”(低聲重複焦慮想法)會干擾語音循環,讓你無法集中注意力。

但是幸運的是,我們人其實是根據生理反應來推測情緒的(先有結果,再反推原因),比如說吊橋效應,因恐懼而生的呼吸急促和血壓升高,會被誤認是喜歡身邊人的反應。以及當你悲傷時,如果你的嘴角先笑,那你往往會感覺心情好多了(大腦不知道為什麼要笑,但笑是開心的象徵,於是大腦判斷你現在開心)。

而焦慮的生理反應跟興奮很像,就像是以前武士上戰場時,明明怕的不行了,身體一直顫抖,但他們卻會稱之為”武者震”,說自己是因為止不住興奮才發抖的——一件客觀事實的好壞,是取決於你腦袋怎麼定義的,是給予他正面還是負面的標籤,正面就是興奮,負面就是焦慮。

所以我們可以使用”認知重新評估”的方法做調節,賦予它正面的意義,例如重複口頭禪”我很興奮”,來欺騙大腦。而如果這招行不通,那你也可以把那些焦慮的想法寫下來(用紙筆電腦都可),將其移出工作記憶,因為寫下來對大腦意味著”已解決”,不用再花時間注意了。

長期記憶

當工作記憶經過多次加工後(經常被思考),那麼這個信息就會被大腦給存儲到“長期記憶”中,變成長久的固化記憶(你可以記10年以上)。

而長期記憶按照流程,一般會分為三個階段: 編碼→儲存→檢索

  • 編碼-將訊息輸入大腦的過程
  • 儲存-將資訊保存在大腦中的過程
  • 檢索-在需要時從大腦中獲取資訊的過程

接下來會一個個講解

編碼 : 編碼是將外界訊息壓縮處理成大腦能讀取的格式

處理信息的方式決定了以後能記得多少——紀錄的難度會影響提取的難度(深度處理>淺層處理)

攝入難提取易,攝入易提取難

這裡會帶到一個概念,叫做「攝入難提取易,攝入易提取難」。

舉例來說,如果你背一首唐詩,你只念過一次,那麼這樣攝入是容易的,但是當你要回想時,提取就難了。

但如果你把唐詩重複唸個100次,不僅唸而且還抄寫,還作筆記,還畫分鏡圖把它拍成影片,甚至是編成一部小說,那這樣雖然攝入很難,需要花你很多功夫,但只要你一回想,你就能很快地從記憶中調取出來,不會忘記。

根據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共同研究中,以大學生為對象,分為筆記組和電腦組,結果發現,手寫的學生成績變好,記憶也更持久,甚至比較容易產生新的創意想法。(手寫筆記提高了難度,比電腦打字更容易記住。)

而根據另一項美國國家實驗室的研究——該實驗是在調查人在學習的時候,使用什麼方式是最容易留下記憶,並長久維持的。

他們提出了一個叫「學習金字塔」的理論,在記憶留存率方面,效果從低到高的排序為:

學習金字塔
圖源: http://edu-exam-note.blogspot.com/2012/03/edgar-dale.html
  • 被動學習 : 課堂講授-5%、閱讀-10%、視聽教材-20%、示範-30%
  • 主動學習 : 小組討論-50%、實作演練-75%、教導他人-90%

簡單來說,主動下功夫,尤其是教導他人的深度加工,就能將該知識點記的牢固。(教學相長就是這意思,在教導他人的過程中,能反過來審視自己所不懂的,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成效)

但是呢,在現實生活中,在教導他人這件事上,總會面臨一些阻礙:

  • 第一,你沒有那麼多人好教,或者說,在你還不是個咖的前提下,有誰會主動聽你的教導呢,在現實生活中,動不動就好為人師,是會讓人討厭的,這是一種病,得治。
  • 第二,你沒法隨時隨地的教人,當你有個靈感想表達,或是有什麼洞察想分享時,別人其實沒什麼義務要配合你的。你也不是什麼宗教領袖,身邊不會有個小書僮,時時等候你的教誨。
  • 第三,你想教的地方,別人不一定想學。通常教人是要因人而異的,就是別人有什麼地方有缺失需要你教,你才去教,所以你要教的項目就不是你自己所能選擇的。並且,往往別人缺失的地方,也不是你想要鑽研的知識,而你想鑽研的知識,別人也不一定有需求想學,那這樣你就練習不到了。

所以,有別於實體教人,會受限於時間地理人為等一系列的因素,在現實中,最確切可行的方式,還是透過”寫作輸出”的手段,來進行”費曼學習法”。

費曼學習法

費曼技巧的具體方法為:

(1)選擇要學習的概念
先選好你打算深入理解的概念,拿出一張空白紙(或是寫在平板上),在最上方寫下概念的名稱。

(2)想像你是老師,正在試著教導一名學生這個知識點
這一步,你想像自己正用盡全力,讓一個毫無這方面知識的新手給聽懂,並把你的解釋過程記錄下來。記錄過程很重要,因為在自我解釋那些你理解或不理解的知識的過程中,你會理解得更好,原先不明白的地方也得以釐清。

(3)當你感到疑惑時,返回教材重讀
每當你碰到困難點感到疑惑,難以繼續下去時,就回過頭來,重新閱讀參考材料、聽講座或找老師解答,直到你覺得完全搞懂了為止,並繼續將解釋過程記錄到紙上。

(4)簡化和比喻
如果你的解釋很囉唆,或是充滿了專業術語,就盡量用簡單直白的語言重新描述它,或找到洽當的比喻——如果你不翻閱教科書就能用自己的話把觀點解釋清楚,那就代表你真正理解了這個觀點。

例如,在學習「熱導率」時,用簡單的話解釋,而不是照抄書上的定義。首先,可以將其簡單地描述為「熱的傳播速度」。

其次,為了使這概念更具體,可以找個洽當的比喻,比如說比喻熱導率為一座橋。假設這座橋是用來運輸熱的,一座寬而平坦的橋可以快速的運輸大量的熱,這像是高熱導率的物質。而一座狹窄或是崎嶇的橋則運輸熱的速度較慢,這像是低熱導率的物質。透過這樣的簡化比喻,就能更理解熱導率這抽象概念的意義。

而這個過程只要花20分鐘,如果你養成這種習慣,費曼學習法就能幫助你學得更好。

《寫作,是讓你影響力倍增的技能》

自我解釋

再來,一個可以顯著提高記憶力的技巧是「自我解釋」——自我解釋指的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問自己有關學習材料的問題,比如:

  • 這個概念與另一個概念有何關係?
  • 這個概念對……有什麼影響?
  • 為什麼……有道理?
  • 我必須採取哪些步驟來解決這個問題?

透過詢問這些問題,可以讓自己用自己的話來闡釋這些學習材料,就是說你要使用不同的詞語來解釋你從老師或是書本上所學習到的概念。

跟原本一字不漏的照抄老師筆記相比,使用自己的語言解釋,這意味著——你首先必須理解該知識點的含意,以及和其他概念之間的邏輯聯繫,而這會透過刺激深度處理來加深編碼。(用自己話表達的筆記,經過了自己的處理動作,比一字不漏的照抄上課筆記要更容易記住。)

將知識結構化

接著,在編碼階段,另一個能顯著提高記憶力的技巧是將知識給結構化。

原因就是在人的記憶模式中,會天然的尋找不同資訊間的關聯,如果有聯繫,就容易記住(結構化資訊比無組織資訊更容易編碼到記憶中)。例如:

  • 這是難記的: 高麗菜、桌子、河流、襯衫、廣場、牙醫
  • 這是好記的: 粉紅色、綠色、紫色、蘋果、檸檬、櫻桃

相比於難記清單,好記清單中存在有意義的聯繫(顏色對應水果)。

因此,在筆記中建立良好的結構是非常有用的。如果有資訊需要處理,你可以先使用心智圖、流程圖等技巧,將其關聯性結構化(組織成特定的類別或共同的概念),這可以讓大腦按照同樣的思路迅速編碼。

怎麼輸出的,就要怎麼輸入

最後,我們的腦子在收錄信息時,其實是像照相機一樣,除了你要的信息外,他會連周圍也一起照入,所以環境的上下文、身體狀況等都會影響後續的檢索。

我們來假設一個場景,你明天得應付一個考試,但是你朋友今天生日,你架不住聚會邀約並決定去小喝幾杯。而當你回到家時,你已經喝得酩酊大醉了,但你還是為了考試而學習。

那麼你明日去考試時,你要保持著什麼狀態呢?

科學家有一個令人驚訝的答案: 為了提高你的考場表現,你應該在考試前多喝點酒,將酒精補充到與複習時大致相同的水平。

因為研究表明,我們的記憶是依賴狀態的,如果我們在編碼和檢索之間的心理、物理、化學狀態越相似,我們就越有可能成功記住。簡單來說,如果你在特定的狀態下學習,那麼記憶痕跡就會被這種狀態影響下的大腦活動給編碼,你要想完整調取這段記憶,就得插入鑰匙(觸發器),讓身體回到當時的狀態。

所以說,如果你在考試時不能喝咖啡、喝酒,抽菸,或是吃利他能(一種治療注意力不足的藥物),那麼你在複習時間,最好也要避免喝咖啡、喝酒,抽菸,以及吃利他能。

這種”依賴性”也適用於其他情況——如果你以良好的心情學習,那麼如果你在考試當天也保持著良好的心情,你會取得更好的成績(這同樣適用於其他情緒)。

或者,如果你是在做站立/有氧活動時學習,那麼相比於坐著,你會在站立/有氧活動時進行測試,也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而反過來說,克服”記憶狀態依賴性”的方法,就是在不同的情景和身體狀況下學習。這背後的邏輯是,你永遠不知道在考試期間你會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因此最好讓你的記憶獨立於任何特定的狀態。例如你可以在精力充沛、精神不足或感冒時進行複習。(這也許可以避免你在考試期間因為感冒,腦袋一片空白都忘光的最差情況)

再來,我們假想另一個場景。

假設你要學習騎自行車,你可以買一本厚200頁的”如何教你騎自行車”書,然後將其所有內容都記住。但是當你實際要騎自行車時,你認為會發生什麼事呢?

我覺得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你會直接摔倒,跟新手沒兩樣。

原因是因為,儘管你具備了有關自行車的所有知識,但是你仍然缺少一個關鍵要素——你在編碼期間所使用的認知過程與檢索期間所需的過程不匹配(檢索時檢索的是你的肌肉記憶而不是腦內記憶)。所以,為了有效地記住,實踐中使用的過程,要與使用過程中的過程相對應。

例如,我們在看傳武大師時,他們總是能說得一口好武學,甚至還能給你比劃比劃(跟你練習拆招,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演練),但是呢,由於他們平日的練習就不是為實戰做準備的,沒有肌肉記憶,所以真正擂台上時,遇到沒接觸過的情況,腦袋就一片空白了,平日訓練的那些招式都忘個精光,上場就只能掄王八拳。

反觀,一般的格鬥選手,他們在訓練時,都是奔著實戰狀況來訓練的,就是會模擬現場,在訓練時就是”來真的”,甚至會比真正比賽時的強度還大,而這樣的訓練才是有效的,上台時那些拳法早就融入肌肉記憶裡,才能真正地調取訓練時的記憶出來。

所以這概念對於考試的洞察就是,你考試時的題型長什麼樣,你平日複習(進行編碼)時的題材,就要盡量與其類似。

例如,如果考試是考選擇題,那練習時就是做選擇題練習,考申論題,練習就做申論題,要保持編碼和檢索一致。要是訓練題材與實際考試時不匹配,那等於是說沒有以有用的方式進行編碼,等於是到時你還要在腦袋中進行轉碼(比如你要考的是申論題,但你一直在做選擇題的練習,那可能知識方面你都懂,但是就是沒有經驗,答案會寫得很慢)。

隨機學習

對於”整體性掌握”來說,隨機學習會比有規律地訓練更有效。

比如說訓練網球新手,不要今天訓練正手擊球,明天訓練反手擊球,而最好是正反擊球交叉練習(因為這才是貼近真實的比賽情況,比賽場面很混亂的,要盡可能模擬)。

同樣的,對於小孩學寫字,不要一個字寫十遍,最好幾個字穿插著寫。做數學題不要同一個題型反覆練,最好混合起來練習,每次都不一樣的解題策略。

再推進一步:不但學習內容要隨機安排,學習的地點,學習時候的環境,最好也能隨機化。也就是說這堂課你在課桌上坐著學,下堂課最好在游泳池裡泡著學,然後再下堂課可以考慮在床上躺著學……這種多樣性的環境能對大腦產生各種刺激,特別有助於加深記憶。

儲存: 遺忘是大腦的自然過程

瑞士巴賽爾大學研究發現——遺忘,是大腦的自我保護機制。透過遺忘,大腦會刪除一些不必要的訊息,用於騰出空間,讓神經系統正常運作。如果破壞此過程,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精神疾病。

也就是說,透過大腦的遺忘,將不重要的事情都刪去,我們才能對事物有個基本的判斷(知道哪些是重要的)。而那些擁有過目不忘能力的人,他們往往會因為沒法衡量事物的優先級或價值,導致決策力很弱。又或者是頭腦被訊息塞滿,超出認知負荷,無法思考。

遺忘最基本的解釋是與時間的流逝有關,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就跟道路久沒維修會荒廢一樣,神經元之間的連結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惡化(記憶痕跡減弱)。

而遺忘最初是由著名的實驗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所發現的。他實驗出了遺忘遵循著”指數衰減函數”——在學習最初的幾個小時內,記住的項目數量會迅速下降,但從第二天開始,遺忘的情況會相對平緩。

例如,學習後的時間記憶保留百分比:

學習後的時間被記住被遺忘掉
20分鐘後58%42%
1小時後44%56%
9小時後36%64%
1天後33%67%
2天後28%72%
6天後25%75%
31天後21%79%

畫成圖表的話,你會看到前20分鐘是斷涯式下滑,接著曲線就趨於平緩。所以鑒於人腦的這種特點,我們學習時應該要採用間隔學習法。

遺忘曲線
圖源: https://www.sohu.com/a/398007238_404038

間隔學習法

間隔學習法的關鍵思想是,要在記憶曲線急速下降(即將被遺忘)時複習——這樣就可以將遺忘的速率降低,並延長記憶的時間。(實現最大的”時間效率”和”保留時間”)

這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一旦你學會了一些東西,你就會逐漸忘記它,一開始會忘得特別快,然後趨於平穩。使用間隔重複,你一開始會經常複習信息,然後不再那麼頻繁。

舉個例子,當你讀到一本非常喜歡的書時,與其讀完一次後將其收藏起來,不如在一個月後再讀一遍,三個月後再讀一遍,六個月後再讀一遍,一年之後再讀一遍,十年後再讀一遍。因為你一個月後就會忘得差不多了(只有21%被記住),三個月後又會遺忘一些,於是再複習……,但同時你遺忘的速率也會趨緩,所以你複習時間可以延長,變成六個月,一年。

赫爾曼.艾賓浩斯的說法是:「在重複次數夠多的情況下,分散學習的資訊比一次學完更容易記住。」

而根據這概念所延伸出來的學習洞察有兩點,一個方式是——同樣內容,要在快遺忘時再複習。

比如說,很多人背單字的方法其實是唸單字,就是拿著一本單字書從頭到尾反覆唸——這種效率其實是超低的,因為你沒有做提取(回憶)的動作,你一邊看,其實是一邊在告訴大腦這單字我已經會了(但實際上你不會)。

所以複習時,正確的方式是先考考自己這單字是什麼意思,實在想不起來了再去看答案。

一般來說,提取時的難度越困難,就會記得越深刻。

那既然如此的話,最有效率的學習方法就不是天天複習了,而是故意把它放在那裡幾天,等到提取強度慢慢變弱了,你已經有點「忘記」了,這時再搞一次測驗式的複習。如此一來你不但用最少的時間學習,而且還能透過遺忘過濾掉一些不必要的資訊。

以背詞為例,這就要求我們 :

  • 第一次複習是在一天之後;
  • 第二次就要拉長,比如說再等一週之後;
  • 然後是一個月之後;
  • 然後是幾個月甚至更長。

所以要記住,最好先忘了。

而另一個方式是——教材可以拆分,把學習時間分散,在總體上,會比一口氣學完更省時間。

以下是赫爾曼·艾賓浩斯對自己進行的一個實驗:

艾賓浩斯在兩天時間內學習了2個單字清單。第一天,他花了1分鐘學習A表,7.5分鐘學習B表。第二天,他花了20分鐘學習A表,才能完美記住它。然而,他只需要額外的7.5分鐘就能記住B表。

也就是說,透過更均勻的安排清單B的課程間隔,艾賓浩斯為自己節省了約1/4的學習時間。類似地,如果你連續花3小時準備考試,那麼如果你將時間分成2或3個小節,分布在幾天內,則總共可能需要不到2小時。

而一般來說,你的課程分散的越多,你需要的總體時間就越少。

科學家建議”間隔時間”應該約為考試期限的10-20%。比如,如果你的考試是在10天後舉行,那麼,10/10=1,你可以採用每天學習一次的方式。同理,如果你的考試是在6個月後舉行,那麼,6*30/10=18,你可以每18-20天學習一次。

而間隔學習法除了可以大幅節省學習時間外,它相比於平常的學習方式,還有另一個優勢,那就是更能提高記憶的長期保留率(將短期記憶給轉換為長期記憶)。

原因有三點:

1.每次學習後的睡眠能及時鞏固記憶(下方會講到睡眠對記憶的影響)

2.間隔學習可以讓你有更多機會將學習材料與更多狀態和情境(身體、心理、環境)聯繫起來,這使得將來有更多觸發器,更容易檢索它(之後講到檢索階段時會提到這點)

3.更重要的是,人腦的記憶原理,是「提取記憶」這個動作能夠加強原有的記憶。 所以有點間隔,暫時「忘記」一下,不久後再「回想」一下,是效率最高的學習方式。

就是說你今天學到這個單元時,已經對上個單元有點忘記了,那麼在看下一單元學前得先提取(回想)一下前面的記憶(或者說重新複習),那這樣多次提取後,記憶就加深了很多。

所以說,不同學科之間交叉的學,會比學完一門學科後再學另一門學科要好得多。

讀書也是這樣,應該要隨時有幾本書在讀。一本書拿過來讀完一章就放下,明天再換另一本讀,然後過幾天再回到這本書繼續讀。這樣每次讀的時候都要先提取上次的記憶,最後能記住的東西就會是最多的。

但要注意,間隔效應不會無限地分割。

例如,10個1分鐘的課程(短影片),不會比1個10分鐘的課程更好。這是因為每次開始學習課程前都會需要一些成本(你需要開始集中注意力,將材料「加載」到工作記憶中等等)。因此複雜的學科可能需要更長的學習時間才能有效果——每周為課程安排3次1小時的課程,有可能比6次30分鐘的課程效果更好——取決於研究的主題難不難。

新記憶會覆蓋舊記憶,重要的內容要時常溫習

我們記憶衰退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那就是舊資訊被我們的新資訊給取代了。

隨著我們新記憶的形成,海馬體(記憶中樞)會產生新的神經元,改變其結構和連結模式(物理性改變)。因此,較舊的記憶就會較難搜索。

你可以假想成,你原本回家的路上都要穿梭於一個林間小徑,但後來開發大馬路了,你回家就直接沿著馬路走,那舊的路就荒廢了,雜草叢生了,有可能到最後你都忘了原先那條路該怎麼走了。

因此,如果某個記憶很重要,最好在學習新知識時再次複習它(每天幾分鐘就足夠了),否則舊資訊就很有可能被新資訊給取代。

舉個例子,你還記得兩周前的晚餐吃什麼嗎?

你應該是不記得了。

但是,你幾年前去的旅行,並在沿途中吃的那些美食和小吃,你可能還記憶猶新。

為什麼會這樣?

原因是,我們會將記憶擺放在不同的”記憶帳戶”中,就是我們的記憶提取很大程度上是來自於”線索”——線索與記憶痕跡配對成功,才能檢索記憶痕跡中的事物——即藉助事情的背景等提示來讓我們想起特定內容,例如我們只根據名字、聲音、時間或場景等任意要素就能瞬間想起某人、某事。(例如,我們想要檢索”馬斯克”,那麼使用線索”特斯拉”,就可以成功聯想)

但問題是,如果將相同的線索與多個記憶痕跡配對,那麼將很難檢索一個特定的痕跡,因為一旦線索被激活,它就會立即傳播到所有配對的記憶痕跡中,並且這些記憶痕跡將進入競爭狀態。

這概念有點難懂,不過回到我們剛剛的例子,如果你經常在同一個地方用餐,你已經點過了他的咖哩飯、粥、炒麵、火鍋、拉麵、餃子……,那麼許多不同的餐點都會與這用餐環境相關聯。因此要你回想起兩周前享用的餐點時,你有太多選項了,你已經忘記是哪一個了。而相比之下,出國旅遊並不是常常發生的事情,因此你更容易記住它的細節,因為它的旅遊背景不會跟其他的記憶痕跡配對(就是不會被其他的記憶給汙染)。

所以這對於學習方面的啟發是,如果你經常混淆某些概念,那麼你就要將其放在一起並同時學習。

原理是這樣的,最好的作法是將不同的概念都盡可能分的清清楚楚,不混在一起(彼此間不衝突),那這要迫使你的大腦將他們編碼為不同的記憶痕跡。

也就是說,你得具備「全局觀」,你可以透過強調學習材料中的不同概念之間的差異(比較和對比)來實現這一點。或是找出這些材料之間有可能存在的相同關係。而只要你將他們給分類清楚,他們就不再競爭進入意識了,因為他們會以整合的方式緊密的編碼在一起。(他們會同時被搜索,而不是一個概念阻礙另一個概念)

前攝抑制和後攝抑制

很多人至今都還會記得四級單字書中的第一個單字”abandon”和最後一個單字”zeal”,而對於其它單字的記憶,可以說幾乎沒有。

那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對於剛開始和結束的單詞,記憶能如此深刻,但反倒對中間的單字,卻一個都想不起來呢?

這裡會帶到兩個專有名詞: 前攝抑制和後攝抑制。

  • 前攝抑制指的是”先前的學習和記憶”對”後來的學習”產生了干擾的作用
  • 後攝抑制指的是”後來的學習和記憶”對”先前的學習”產生了干擾的作用

也就是說,在認真背”abandon”之前,你沒有受到前攝抑制的干擾,而在結束背”zeal”的時候,你沒有受到後攝抑制的干擾。

但是在背中間的單字時,你卻同時受到了前攝抑制和後攝抑制的干擾,這也是為什麼你很難記得他們的原因。

所以,這種記憶力缺失的現象告訴我們,在記憶和學習活動中,我們記憶能力最為薄弱的地方,往往是中間的知識點——這就要求我們在記憶的時候,開頭和結尾處部要耗費過多的時間,而是要把精力放在中間的部分。

睡眠能鞏固記憶

我們在睡眠時,大腦其實並沒有閒著——它正在重新整理白天的資訊,為神經網路之間建立新的連結。也可以說,真正的學習反而是在睡眠後。

例如,如果你在白天學了一項新技能,像是開車、樂器,或體育動作,那麼當你入睡後,一開始的”快速動眼睡眠”(動物睡眠的一個階段,特徵是身體放鬆,眼球快速轉動)會在腦中高速演練你白天所學的技能,將程序性記憶更堅實地長成神經網路(你睡著後,會有個分身出來繼續加練你白天的技能)。

接著,進入到深度睡眠後,大腦就會從海馬體(相當於電腦內存,用於儲存短期記憶)中選擇重要的訊息,以長期的形式儲存在大腦皮質中,就如同從記憶體寫入硬碟。

所以說,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個例子,就是當你今天練琴,遇到一個很難的章節,不管你怎麼練都不順時,你就回去睡個覺,而當你睡醒後就發現昨天還艱難無比的章節,現在已經不是個事了,原因就是在你睡覺期間,大腦還在不斷的練習,並學會了它。

你可以這樣理解,我們的大腦是肉長的,它是需要時間去建立結構性的生物學變化(就真的是物理層面的將神經元給連結起來)。所以學習並不隨著學習當下的結束而結束,而是還需要一段睡眠時間,讓大腦將白天的近期記憶給”鞏固”為永久記憶(儘管清醒時會發生一些鞏固,但鞏固的主要時間是睡眠)。

而當你懂了這觀念後,你就能想明白很多事情了。

像是,為什麼熬夜學習不好?

因為睡眠不足不僅沒法集中注意力,還會損害記憶鞏固並破壞學習。研究人員就發現,睡眠不足(學習之前或之後)會使陳述性記憶測驗中的表現下降多達20-50%。此外。如果是長期的睡眠不足,則會對記憶力產生永久性的損害。

以及,為什麼很多人喜歡在睡前看書?

因為在睡前安排學習課程,就能獲得記憶鞏固的全部好處。(最好以90分鐘為週期進行睡眠,記憶鞏固至少要60分鐘,但以90分鐘為周期進行睡眠,起床時比較不會累)

或是你也可以理解為,學習完就直接去睡,這樣學習效果最佳。像是我自己就很喜歡在早上看完書後,再補一次眠。

檢索: 檢索是讀取記憶痕跡的機制

科學家認為,如果你想要記憶”配對成功”,那就得需要一些提示或線索。就像是玩接龍一樣,一個提示牽引到一段記憶。而如果沒有提示的話,那就算記得再清楚,也找不到那段記憶。

所以,所謂記憶力好的人,不是儲存能力強,而是建立了非常好的調取記憶的路徑。

舉個例子,你正在玩一個連連看的遊戲——給你一個國家名稱,你要說出首都是哪裡。而你在準備期間,你可以採用兩種學習策略:

第一種,最基礎的策略,就是像以前背英文單字一樣,對照著國家-首都的名稱多唸幾次,硬背。

第二種,你可以查看這些首都拍攝的照片,或是觀看人們說該國語言的短視頻,又或者是實際照訪首都景點等等。

那麼,哪種策略會比較有效?

答案是第二種。原因是它讓大腦能從更多的層面來檢索。

第一種策略被稱作是「淺層處理」,因為你不會賦予除了名稱之外的其它任何含意,就是你只在線索(國家)和目標記憶(城市)之間建立一個連結——如果你採用的是第一種方法,那你提到「法國」時,腦中就是單獨冒出「巴黎」這單字。

而第二種策略被稱作是「深度處理」,你將首都、國家、人民、景點之間建立了許多錯綜複雜的連結——如果你採用的是第二種方法,那你提到「法國」時,你可能會聯想到法國國旗、艾菲爾鐵塔、法國葡萄酒、起司、法國人口音等等。而這些線索都跟「巴黎」連結在一起。也就是說相比於第一種方法,第二種方法會有更多的觸發器讓你聯想。

簡略的比較是這樣子:

第一種:
法國→巴黎 (且只有文字聯想)

第二種:
法國→法國國旗→巴黎
法國→艾菲爾鐵塔→巴黎
法國→法國葡萄酒→巴黎
法國→起司→巴黎
法國→法國人口音→巴黎

除了文字外,還包含了五官聯想,有味道,氣味,聽覺,視覺,嗅覺……,所以就算其中一個道路斷了(比如法國→法國國旗→巴黎,這段忘了),也還有其它的備用道路供你聯想。

更多的觸發器供聯想

所以這帶出的洞察就是,當學習新概念時,你應該要嘗試在新概念和你已經知道的東西之間,建立起盡可能多的聯繫。(新概念和舊有知識之間的連結越多,就越有可能記住新概念)

這概念可以解釋很多事情……

學英文不該背單字

比如說,以前國高中在學英文時,總是會背各種單字書。

但單字書這東西就是個傻逼玩意,是非常反人類的事物,因為人類的大腦本就不適合大量記憶列表,尤其是列表中的項目豪無邏輯聯繫的時候。背1000個還行,2000個也還行,但要用這種方式背20000個,就是完全沒關聯性的,那就要花非常大的苦力或是記憶力神人才有辦法了。

所以,堅持不下去或者說背不起來才正常。(連李笑來這種靠出《TOEFL核心詞匯21天突破》財富自由的人,都說過單字書沒用了)

而正確的學習方式應該是去看英文的故事書/Youtube/Podcast/電視影集,要用英文來學習英文,有點類似於我們以前學中文時,看到不懂的單字後,是用中文去查中文,例如”滄海一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去查後發現是大海中的一粒米粟。比喻渺小,微不足道。

同樣的,學英文時要忽略中文,用英文去聯想英文,看不懂就去查英文字典,用簡單的英文去解釋難的英文,這樣才能用英文的思維模式來理解。就是英文聯想英文才能包含更多的前後文,而不是只有蘋果=apple,這種初階聯想。(中英聯想就只有表面文字的連結,而且沒有關連性,太單薄了,記不住很正常)

所以那些教英語的頻道清一色都會建議去查英英字典或是用大量閱讀(這會包含大量的上下文,以及理解詞根、詞綴,詞性,那這單字就會很立體),而不是像台灣學生那樣死背單字。

背單字低效的點在於它是淺層處理,通常背單字書的學習方式是——唸一次中文再唸一次英文,這樣反覆唸(比如Chair椅子,乘以多次)——但是椅子和Chair之間是沒有關聯性的,連結很少,是靠腦力硬背的。並且就只是快速唸過而已,沒經過回想的動作,沒有加深提取的記憶,你就會誤以為自己懂了,但實際上不懂。

你想想,台灣人從小學就開始在學英文了,學到高中畢業,總共有12年的時間,沒道理還有一大堆人學不會英文吧。但事實上,連背了12年的單字和語法,然後大多數人還是學不會,就真的誇張,表示背單字背語法真的是很低效的行為。

要對新概念建立盡可能多的聯繫(觸發器)

我們前面有提到說,我們在創建記憶時就像是拍攝了我們周圍的一切的快照一樣,大腦會將周圍狀態也納入記憶編碼的一部分。

所以我們在閱讀時,記憶的成功檢索,在某種程度上是取決於對其編碼的上下文的重新激活。

講白話點,就比如說你在書上看到了某個知識點,覺得寫得很好,也有將其作為筆記記錄下來。但是當你要回想那則知識點時,你會發現有點困難,因為他是跟那篇文章段落的上下文所綁定的,所以你只有先回想起上下文,才能成功回憶這則知識點。

所以高手的學習方式,就是要打破這種知識點只跟原有上下文綁定的壟斷——每當看到新的知識時,會先停下來花時間思考這則知識點跟自身的知識有什麼關聯,或是還能應用在哪裡,而不只是粗淺的記錄下來而已。

比方說,李叫獸(中國知名營銷人)曾經透露過他的學習方法——

我在看書或者接觸任何信息時,一旦發現有價值的理論,總是會問自己: 還有那些現象是能背這理論給解釋的? 還有呢? 還有呢?

例如,我再一本講神經心理學的書籍中偶然看到這樣一句話: “人的爬蟲腦更加喜歡視覺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信息”。

這句話如此的簡單,任何人看完,甚至將他背到滾瓜爛熟,都不用超過5分鐘,但我卻在當場跟他死嗑了1個小時以上。

我問自己: 我遇到的那些現象是可以背這理論所解釋的呢? 如果不找出至少5個現象,我是不會罷休的。

於是,首先我想到了Ipod的文案”把1000首歌放到口袋裡”,這句話明顯比”小體積大容量的mp3″要好得多,因為”1000首歌放口袋”是更加視覺化的信息。

以及”只要抓住機會,即使你能力不高,也有可能成功”,這句話早久了,但並沒有被大家掛在嘴邊。直到雷軍說了句「颱風口上,豬也會飛」,豬都會飛,多形象化的形容阿,現在就被傳的大街小巷都聽過了。

而現在流傳下來的眾多諺語,也是把視覺化用到了極致,比如,諺語並沒有說:「同時實現多個目標」「拿在手裡的機會才是最重要的」「敵人現在很害怕」「不要第一個出頭」「早點行動更有機會」。而是說:「一舉兩得」「雙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敵人如驚弓之鳥」「槍打出頭鳥」「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甚至很多偉大的演講也是視覺化的。例如馬丁路德金並不是說:「我們追求人人生而平等,我們要減少種族歧視!」而是說:「我夢想有一天,在喬治亞的紅山上,昔日奴隸的兒子將能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坐在一起,共續兄弟情誼」……

就這樣,他對這知識點,找了多個例子去詮釋它……

也就是說,李叫獸學習的方式是反常識的——他不是像一般人有看過就好,或是有記筆記就好。相反的,他是停下來,將這則知識點跟自己原有的知識做深度比對,或者說深入挖掘,就是他會想辦法賦予這知識點更多的連結。這帶來的後果就是他的基礎打得很牢,這知識點已經不限於該書籍提到的上下文了,而是跟很多李叫獸自身的觀點都有連繫——他將書本的知識,轉變為了自己的知識。(書上可能會對理論做舉例說明,但是那只是別人使用理論解釋現象,並不代表你也可以用同樣的理論來解釋現象。)

而羅振宇的學習方式也殊途同歸,他曾提到他是這樣學習的:“我每天要求自己寫夠五篇閱讀心得,不用長篇大論,短短幾個詞就行。因為真正的學習就像是縫釦子,把新知識縫接到原有的知識結構中,每天寫五篇閱讀心得就是逼迫自己原來的知識結構對新知識做出反應,然後把這些反應用文字固化下來,縫接的過程就完成了。”

唸書其實是包含兩個部分的。第一個部分是你在看書時要把觸動到你的觀點給記錄下來。而第二部分是找個時間來好好思考這些先前存下來的筆記內容跟你生活的相關性。

而大多數人往往書看完就過了,只做到了第一點,沒有進行第二部分這個縫合的動作。那這樣就算每天都有看書,成效也不大。我舉個例子,這就很像是你吃進去了一枚60年功力的大還丹,但是你目前身體只能吸收其中一部分,而其餘的是沉澱下來了,但這些沉澱下來的藥效還不等於你的功力,因為你還沒吸收(就相當於你做了很多筆記但還沒思考一樣)。

所以我自己現在在學習時,看到一個新知識點後,我除了做筆記外,也還會要求自己要對這則筆記回答這三個問題:

  • 為什麼會這樣?有什麼理論或者知識可以解釋?
  • 還有什麼現象可以被這個知識解釋?
  • 這個知識可以用於做哪些事?

就是透過這三個不同層面的問題,將這則新知識點,跟我舊有的知識庫給綁定在一起。(同一個概念要創造多個”觸發器”才更容易想起)

以下是我做筆記的例子:

筆記標題: 一天投入4小時就夠了

如果清楚自己要修練什麼技能的話,那一天最多只要投入4小時就夠了。

原因是現在很多技能都是腦力活動,是不適合長時間鍛鍊的,如果你很專注的話,最多4個小時,差不多是寫一篇文章的時間(非虛構寫作,不是寫故事的),就能把腦子給燒乾。

你要擠也擠不出第二篇來了,能量很有限。

再來是很多人雖然工作時間很長,但那些都是重複性的,無效工作,就是做低階的重複勞動罷了。或是工作效率很低,只是在混時間,是在瞎忙。

真正集中火力做事的話,時間根本不用那麼長。

在《寫作這回事:創作生涯回憶錄》中,史蒂芬·金談過自己的日程安排:

我的日程安排得很清晰——上午用來處理新事務,比如撰寫文章;下午用來打盹兒和寫信;晚上用來讀書、和家人在一起、玩遊戲、做些工作上緊急的修改。基本上,上午是我最重要的寫作時間。

照他的描述來看,他一天真正的寫作時間也不超過4小時。

鄭淵潔在1985年創刊《童話大王》,整本刊物只有他一個人寫,為了保證每天寫4000字,他把每天寫作的時間安排在早上4:30~6:30,從1986年起,直至現在依然如此。

他最重要的一件事的工作時間是多少? ——兩小時。

  • 為什麼會這樣?有什麼理論或者知識可以解釋?
    工作項目要完成,依據的是人的精力以及意志力,但這是有限資源,從事腦力工作時,集中火力執行時,不超過4小時就會耗盡。再來還有外包的存在,效益不大的工作可交給別人,自己只要做產值最高的工作就好。
  • 還有什麼現象可以被這個知識解釋?
    華杉也是一天早起寫作5-7點兩小時。很多上班族注意力短暫,做事無法持久,工作效率低,所以工作時間很長。
  • 這個知識可以用於做哪些事?
    要事先做,早起先做最重要的事情,像是寫作。做完後才做其他常規事項。

所以,如果你有”新學的東西很容易忘記的困擾”的話,那麼記得要嘗試在新概念和你已經知道的東西之間建立盡可能多的連結,問自己這知識還可以解釋什麼?

為什麼你要用《卡片盒筆記法》?一套打破你認知的寫作流程

考試是增強記憶力中最強大的技術

科學家發現,無論你要參加什麼類型的測驗/考試,如果你是以練習測驗的方式進行複習,那你取得的成績會最高。

比如以下這個實驗:

學生們參加了20分鐘的統計學講座,該講座分為4個同樣長的課程單元。每堂課結束後,第一組進行測驗(用考試複習),第二組必須重新學習講座教材,第三組進行心算(跟課程不相干的任務)。而講座結束後,所有學生都接受了最終測驗。

儘管重讀組對材料的接觸更多,但他們最終的測試表現卻比考試組差了很多(高達30%)。此外,重新學習講座材料的學生也並沒有比進行完全不相關的算術任務的學生表現得更好。

為什麼會這樣?

這個原理是這樣子的,由於在考試時,你遇到陌生或是不熟悉的題目時,你就會開始回想,調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而這個「回想」恰好是人腦增強記憶力裡最強大的手段,它實際上是強化了整體的提取路徑。

你可以想像當你第一次回想某個概念的時候,你腦海中記憶的河流,就有了這個概念專屬的小溪,當你再把這個概念給回憶三到四次時,這條小溪就不斷拓寬和加深,以至於成為了一條河流,這樣在很長的時間內,這條河流都不會斷流。

所以重點不是考試,而是回想這個動作。

你可以這樣理解——大腦有很強的識別能力,它確切的知道哪個概念必須從記憶中檢索。

而如果你是採用重新閱讀你的筆記的方式,那你實際上是在問你的大腦: 我知道這一點嗎? 這看起來是不是很熟悉? 那因為你之前學習過一次了,所以在你觀看這些筆記時,你其實是在告訴大腦:「我以前見過這個,我想我已經會了,不需要再進行額外的努力了」。

而相比之下,回憶是很費力的,因為大腦必須弄清楚要檢索哪個目標記憶。所以如果你用回憶(沒有提示或答案可供選擇)的方式來測試自己,那麼你的大腦就必須要重建從問題到目標概念的路徑。於是,該路徑就得到了加強(或建立新的路徑),因此,以後就變得更容易檢索了。(但回憶必須要成功,回憶不成功不能強化記憶痕跡)

事實上,所有常用的學習方法都涉及識別過程。例如複習(重讀)、畫重點、照抄老師的話、做總結…..,但是這些方法早已被科學證實是沒屁用的,對,你沒聽錯,你在國高中時最常用的兩招——畫重點和重唸幾次,都是沒什麼屁用的。

在學習上,只有使用「深度加工」的方式才有用,比如說畫心智圖聯想,自我解釋,回想等等,而在其中,回想是最強大的。

所以,考試就是最好的複習。(因為透過問題在記憶間加深了回想)

最後,我要再補充一點,其實除了考試外,默寫也很有用,不管是默寫寫字還是默寫思維導圖,這背後的思路都是一樣的,就是藉由回想這個大殺器,去強化整個檢索的路徑。

我自己在複習時,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拿出個Ipad,然後在上面塗塗畫畫,看看我能不能默寫出這本書中所提到的知識結構。如果想不起來,就代表我其實沒有很熟,那我就再回去複習,看了後再回頭默寫。(默寫也是在調用回想)

例如下圖,就是我在寫這篇文章前的默寫片段

默寫知識結構
這是我對於這篇文章的默寫片段

只在學習區學習

讀書有個關鍵是先看你能力範圍內的內容,不要好高騖遠。因為你能看懂多少內容是取決於你腦中本來就有的知識,而每個人的知識都是從舒適圈的邊緣處慢慢擴張的,在現實中,不存在某個武林大俠一次性地把他60年的功力傳給你的手段。並且書不是讀懂的,是對照著你的生活經驗才懂的。

要挑選難度適中的教材,太難的,比如說量子力學,在你不具備初階、中階、高階等物理學知識的前提下,貿然去學就是送死,學了也看不懂的。

就像前面提到的模塊概念一樣,高階模塊都是由初階模塊所構成的,只有基礎打穩了,才能往高階邁進。

學習區裡「舊資訊」和「新資訊」的配比

我們在學習區裡,都是從簡單慢慢理解到困難的—— 從資訊理論的角度來說,就是「舊資訊」和「新資訊」的比例。

那麼,這個比例應該為多少呢?

如果舊資訊佔比太大,你會學不到新東西,就只是複習而已。但全是新的也不行,你會很難理解或看不懂。

而亞利桑那大學和布朗大學的研究者剛貼出一篇論文《最優學習的85%規則》,裡頭提到了這個數值是——15.87%。

他這研究所使用的例子主要是機器學習,但他也考察了其他領域的訓練,像是對人的教學實驗和對動物的訓練,摸索出來的結果基本上都是要有15%的新內容,這樣人們對於學習的投入是最高的。

而這15.87%是一個很神奇的數字——不但是學習中的最佳訓練出錯率,也是心流率,也是文藝作品最佳意外率,更是電子遊戲關卡難度最佳比例(關卡難度簡單輕鬆過關遊戲就不好玩了,但設定太難頻繁犯錯,也玩不下去,論文指出15%左右的犯錯率,是最好玩的遊戲)……,就是幾乎涉及到新舊配比時,都可以用這比例(新的佔15%,舊的佔85%)。

該學文科還是學理科?

首先,你先看一下你的興趣是什麼。而如果對兩者的興趣都差不多的話,那你就要考慮到這兩種類型對於人體智力的要求。

比如說,數學和物理涉及到人腦的「流體智力」,就是要求你的計算速度快——而流體智力一般在二三十歲時就要走下坡了。所以學數學物理,就跟體育項目一樣,要從小練起。如果你是從30歲才開始立志當物理學家,那就會很費力了。

而反過來說,歷史、政治、文學、哲學這些科目,涉及的是人腦的「晶體智力」,更多是依靠知識的沉澱,而晶體智力不會隨著年齡所退化,稍晚一點學也還來的及。

思維模式決定了學業成績

人對智能的思維模式會分為兩種,一種是「成長思維」,就是認為學習不在天賦,只要你努力了,什麼東西都能學會。

而另一種是「固定思維」,就是你相信天賦特別有用,擅長的東西就是擅長,不擅長的怎麼學都沒用。

實驗表明,成長思維比較有利於提高學習成績。

原理是這樣子的,固定思維對於認知信念比較封閉,他會認為知識都是一個個孤立的事實,一旦被發現就不會再改變,比較迷信權威,沒有個人觀點。

而成長思維的認知信念就比較開放,他會認為知識是一個互相連結在一起的複雜體系,不是孤立的。並且會隨著時間慢慢演化,如果將來發現了什麼新證據或新的論證手法,那都有可能改變現有的知識,所以也可以說很多知識都是不確定的。

那這樣的話,具有成長思維的人就能在衝突的訊息中隨時獲得新知,不斷進步。而固定思維的人一遇到衝突的訊息就會感到困惑、挫敗感、焦慮,甚至厭煩,他們也許會找個自己有天賦的領域好好耕耘,但在見識水平上,就很難比的上有成長思維的人。

最後的結論

現在學習的秘訣基本已被破解完了,無非就是”回想”和”聯想”。所謂的回想就是用陌寫的方式嘗試調用腦中存有的知識,這會加深知識的刻痕,也能讓你了解目前還不熟悉的部分。聯想則是想方設法的將新知識跟舊有的相關知識建立連結,連結越多抓手越多,就越能從不同層面理解這項知識。而除此之外的什麼追求死記硬背,多看很多次,畫重點等,都是低效的方法。

如果你上方那18000多字看完都忘光也沒關係,你只要記住,對於一個知識點,首先要做的是先建立起知識框架(知識結構),將該知識位於整體知識的位置給標示出來,看看跟哪些知識有關聯,互相之間是什麼關係。這樣當你要調用這項知識時,它就不會是孤立知識,而是會有很多觸手跑出來聯繫(聯想),當作觸發器,幫助你提取。

以及根據”攝入難提取易,攝入易提取難”原則,回想是難度最高的攝入,這會調用你一直加深該知識的檢索路徑,讓你越回想越容易調用(記的越牢)。

常見問題FAQ

為什麼念書時不要聽音樂?

根據文章提到的研究,在安靜環境中進行複習的學生,後來在 SAT 理解測驗中的表現,比聽音樂(帶歌詞)的同齡人高60%。這是因為音樂會干擾語音循環,影響閱讀理解。

心智圖為什麼能幫助記憶?

心智圖可以將非結構化的學習材料進行有關聯性的歸類,人們可以記住的按層次組織的項目是無組織項目的兩倍。心智圖幫助大腦建立知識之間的關聯,有利於記憶。

為什麼不要多工處理任務?

多工處理會降低效率,因為需要不斷切換任務,切換任務需要時間成本。完全專注於單一任務效率最高。多工也會因任務間相互干擾而降低理解力。

手寫筆記為什麼比電腦筆記更容易記住?

手寫筆記需要更多大腦資源參與,進行更深層次的加工,所以比電腦筆記更容易形成長期記憶。手寫也更容易產生新的想法和連結。

睡眠對記憶有什麼影響?

睡眠能夠將短期記憶鞏固成長期記憶。缺乏睡眠會阻礙記憶的形成。在睡前學習有助記憶鞏固。

為什麼考試能增強記憶?

考試會強迫大腦回想相關記憶,這種回想過程能增強記憶的提取路徑,從而增強整體記憶。

間隔學習法的優點是什麼?

間隔學習法可以在信息最易遺忘時進行複習,降低遺忘速率,同時總學習時間也較少。也較易形成長期記憶。

為什麼要在新知識和舊知識間建立連結?

連結越多,提供的記憶檢索線索就越多,可以從不同角度提取記憶,記憶效果較好。

為什麼重讀和抄筆記沒有效果?

這些被動學習的方式不會激活大腦進行深層次的信息處理,無法形成長期記憶。需要使用主動學習的方法,如自我解釋、聯想等進行深度加工。

費曼學習法的步驟是什麼?

1. 選擇一個要學習的概念 2. 想像自己在教導他人這個概念,並記錄解釋過程 3. 遇到困難時返回教材進一步理解 4. 用簡單易懂的文字重新表達概念

怎樣避免新舊記憶的互相干擾?

明確區分不同概念,加強概念間的差異。建立概念間的邏輯聯繫,形成知識網絡,而不是孤立記憶。

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教材難度?

從能力範圍內的教材開始學習,循序漸進。教材過難會超出認知負荷,學習無效。

如何記住英文單字?

不要死記單字表,要透過閱讀英文故事書來學習單字,利用語境理解單字含義。

學習效果和學習心態有什麼關係?

具有成長心態的人更容易持續進步,而固定心態的人則會在困難時產生挫折感。

資料參考:

Similar Posts